南路烧穿越百年的醇香
这里是「文化大兴」非遗第19期
在大兴黄村的历史上,
曾经设立过一个级别很高的衙门——南路厅。
提起南路厅,
有很多人就会想起与南路厅密切相关的一个词
没错就是“南路烧”,
这是大兴以及往南几个县生产的
一种二锅头白酒的统称。
历史上的“南路烧”
▲酿酒
大兴地区的酿酒渊源,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以前的金代,那时大兴地区的酿酒业就已十分发达,境内的广阳镇(今庞各庄一带)设有专职管理商酒的官员。
▲大兴南路烧博物馆
清代,大兴地区的酿酒烧锅遍布各个集镇。这些烧锅之所以被统称为“南路烧”,是因为烧锅所酿之久,统归南路同知(同知:古代的一种官职)统征,年年进贡大内并销往京师,声名在外,是北京著名老字号同仁堂用于浸制虎骨酒的专用酒。
酿酒业历来为国家掌控,尽管生产厂家形形色色,但是被南路同知收上来后,再打上“南路烧”的印记发往各个销售网点的时候,那是一种多么壮观的场面。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浪淘沙,逐渐失去了一些生产厂家,也逐渐涌现出一些在老百姓心目中信誉较高的烧酒作坊。
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淘洗,留下的一批老字号就有庞各庄镇的隆兴号、北裕丰、南裕丰,青云店镇的德兴勇,采育镇的同溢泉等。
隆兴号,是这些烧锅里的佼佼者,是南路烧的代表。
“南路烧”大名何以流传至今呢?
这与地域有关。
醇香飘扬至今
▲南路烧博物馆
大兴地区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南路烧酒微生物生长的因素,经过上百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一个独具大兴地域特色的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这唯一适合南路烧生产中所需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使得“南路烧微生物体系”世代相传,这是南路烧酒的奥秘之一,也是最大的资源财富。
年,北京方庄酒厂创建,聘请孙英才为酿酒师,采用南路烧酿酒工艺开始生产“方庄南路烧(大兴南路烧)”。年孙英才收周树霞为徒,年,王宁拜周树霞为师学习南路烧酿酒技艺,经过几代传承人的“传帮带”,南路烧酿酒技艺得到了全面的传承与发扬。
南路烧,穿越百年的醇香一直飘扬到今天。
该项目年进入《大兴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