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酒奇谈一

以我之见,就实论之,补酒大体上可分糊涂酒、明白酒两个大类。糊涂酒吃的人多,方法简单,“适应”广泛;明白酒吃的人少,制法各异,针对性强。

时逢盛世,人情喜补,年关渐近,商机已萌,补酒补膏,又将走俏,有见于此,故作一简介,以供择选者参考。

一、糊涂酒

只要价贵、名气大、别人说好、即可买来吃,择选随己所欲,如果没人打横炮,吃了心里悠然自得,这是此酒最大的优点。宴集要上档次,钱多欲摆阔气,办事须开后门,可选虫草酒、茅台酒,只少也得大补酒、山参酒,有时虎骨酒、熊胆酒之类也可以。如不想化钱太多,退而言之,也不妨各按已愿,分别择选,如女人要漂亮,就选美容酒;老人欲延年,就挑长生酒;读书盼聪明,就择益智酒;男子想壮阳,就购回春酒;体弱拟补虚,就买大补酒。吃这类酒,远期效果,莫问莫管;近期效果,越信越快、越明显(曾遇药未咽下,即觉见效者)有新闻媒体参与广告和亲朋好友介绍说好的情况下买了喝,更易见效。喝此酒最犯忌的是“半路杀出程咬金”,说出“是假酒”,“是托儿”,“是营销手段”,“是心理效应”以及“药不对证”,“读书靠努力”等一些话来。所以,对看了电视,确信“身为藏毒之器”,自己体内之毒,非得吃药排除,才能养生美容,而正在吃排毒养颜酒或其他美容健身酒的人,说些“杨贵妃之美,半靠天生半靠酒”之类的话,就最中听;说出“东施日日泡在酒缸里,也泡不出个西施来”之类的话,就最犯恶。人情如此,不必多说,喝其他大补酒之类,情况实亦类同。所以我曾打油自嘲:

人家感觉蛮蛮好,为啥你要打横炮。

明知糊涂即混沌,何必出来煞风景。

我这是自问、也是自责。

二、明白酒

一百种补药,通过不同配方,可制成一千种补酒,何况补药数目,多达好几百,故补酒之记载,仅看《本草纲目》一书,就已足使人眩目,择选此酒,要想弄个明明白白,谈何容易。但想不吃糊涂酒,至少得明白以下几点:

1、自己酒量如何:喜好不同,“唯酒无量”,有人平时滴酒不沾,有人天天开怀畅饮。若今为养生,购、制补酒,本系偶饮者,成了屡饮者,或原本不饮者,成了饮酒者(古人说:“酒为百药之长”,又说:“无病服药,无事生事”),我恐药未见效,酒已发力,难免为补反招损。即同是饮酒成习者,情况亦不同,如日饮仅二三两者有之,日饮达二三斤者有之。但卖补酒者,本是为适应人群越广越好而制。若明白商场补酒,竟无一种是为我所特制,而拟自制,以地黄酒为例,如每日拟定服地黄之量为10克,同样酒中,日饮仅二三两者,投入地黄之量,就应多十倍于日饮二三斤者,反之,就应少十倍于二三两者。既然拟饮补酒,药量定多定少?多少会有效?这终得弄个明白。若不想弄个明白,又嫌:

计算麻烦不自制,为求方便购买之。

买来便是糊涂酒,未饮先醉混不知。

这是现状,竟不略思,购买补酒,谁不如此?

2、必须对证选药:人的体质,各有不同,偏阴虚者,应该补阴;偏阳虚者,应该补阳,这叫定性。偏肾虚者,应该补肾;偏脾虚者,应该补脾,这叫定位。针对不同个体,只少先得从大体上作出定性定位之辨,如置此不论,随便就饮,阴虚喝鹿茸酒,阳虚吃龟胶酒,阴阳平衡,必更失调;如肾虚饮莲子酒,脾虚服枸杞酒,盲人瞎马,矢不对的。诚所谓:闭眼乱穿针,不损已幸运。明是乱吃药,想补成笑资。何况定性定位之后,尚有定量之辨;若是复方补酒,还须考虑组方法则;且证处变动之中,用药本难固定;而因证选药前,本须注意:辨证最忌以主观代替客观,得有判据,可反映证机之“象”,又很少明白如画、可供按图索骥,有时竟出现假象,扑朔迷离,显得症机不一,要细察明断、洞若观火,全赖学识和经验,此非易事,王好古久经临床,有感于此,故命其著为《此事难知》,这些专业知识,业外人士自难明白;而且,因学有浅深,人有愚智,即业内人士,亦多有弄不清者(业外人士,对以上所说,恐已听不明白,再深入说,必越听越糊涂),所以说,业外人士不明白,本来无所谓,可又不想吃糊涂酒,怎么办?那么,你至少应在内行人指导下浸制和服用。因此,我说:

进补若容易,个个老妖精。

自己不明白,找找明白人。

3、不可轻信书本:人生短暂,知识,从书本而得者十常八九,从经验而得者十常一二。故想做明白人、饮明白酒,虽说重经验,必须多读书,可“尽信书(又)不如无书”,补酒记载,何独不然。如《圣惠方》所载酒方,彼说:以名草制香醪,“莫不采自仙方,备乎药品,疴恙必滌,效验可凭。”然商陆酒方,明明有毒。又如端午节,民间有吃雄黄烧酒的习俗,据说能避邪强身,恐亦无异于拨草寻蛇。诸此之类,俱勿轻试。回头再看《圣惠方》,神仙服饵门,“所篡集诸方,邈考前经,旁征故典,品药必稽于和扁,论医如访于乔松,迴衰历而去微疴。未为奇效。驻童颜而坚上寿。靡不神功。”话虽诱人,但按我的学识、经验,服雄黄不必再说,即服桃花、服乳香、服桂心等法,亦慎勿轻试,免适得其反。又如《小品方》说,将制屠苏酒用过的药渣,投入井中,岁饮此水,亦可保一世无病。简直成了仙方仙药!

当然,用平和之品,如枸杞子、地黄、黄精类药所浸之酒(与胡麻、山药等大同),可不在上述之列。但药食同源,药也好,食也好,毕竟各有性能,若择选浸酒,不论何品,欲饮之“青山正补墙头缺”~补得恰到好处,总以“知己(体质情况)知彼(药食性能)”为可靠。以上所述,虽未涉深,但已显欲饮明白酒之难。而乐易恶繁、喜简畏难,自古以来,人多如此,又奈之何?

遊笔至此,手濈将尽,感慨之际,虚室生白,忽悟《红楼梦》之旨,顿觉世上之事,若不如此?乃作偈曰:

糊涂无烦恼,明白便较真。

何必太清醒,不如共混沌。

偈后语:“难得糊涂”是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前者可遵,后语当参。

上虞散人

赞赏

长按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15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