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古城子千金寨老虎台的来历

白癜风的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44211.html

点击上方“爱抚顺”订阅本地新鲜资讯

⊙“爱抚顺”是「抚顺市公共主页」官方公众   由于中日战争爆发,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开始,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非正义战争面临注定失败的命运,因之各项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遂中途停止。但是,日本侵略者为了强行支持战争的继续,为了满足军事工业对煤炭的大量需求,对抚顺煤矿实行了带有破坏性的高强度开采,抢挖煤炭,使煤矿生产处于绝境。

  年8月,日军战败,抚顺由苏联红军实行军管,拆走多套件价值达万美元的机械设备,而后由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接办,并将“抚顺炭矿”改名为抚顺矿务局。在国民党统治抚顺矿区期间,胜利矿和露天深部坑被水淹没,各矿井灾害事故不断发生,全矿区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抚顺解放后,从年到年抚顺矿务局在中共抚顺市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地进行了煤矿生产的恢复工作。清理巷道,排除积水,抢修设备,积极为抚顺煤炭工业生产建设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从年开始,对抚顺煤矿进行了总体改造工作,并且列为全国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新建了大量新的采区,为抚顺煤矿生产的大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抚顺煤炭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年开展的工业大跃进,由于高指标,瞎指挥,造成了采剥,采掘关系严重失调,加之自然灾害给煤炭生产带来的困难以及苏联背信弃义撒走专家,迫使抚顺煤矿进行全面调整,从年开始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成本增高,出现了亏损,这是解放以来一次较大的波动。到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抚顺煤矿通过调整刚刚恢复生机的煤炭生产又受到了冲击,武斗造成停工停产,管理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连续高强度的开采,煤炭产量虽然一时大幅度上升,但煤炭生产的采掘、采剥关系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改革整顿,煤炭生产才开始有了转机,但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抚顺解放到年的34年中,抚顺矿务局共生产煤炭3.45亿吨,年平均产量万吨,增长速度为3.9%。年煤产量为1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6%,炼焦煤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原煤最高年产达万吨。30多年来为国家创造近30亿元的积累,相当于国家对抚顺煤矿全部投资的3.5倍。抚顺煤矿规模宏大,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它在本世纪初叶和50年代期间,不仅为东北地区重工业生产的振兴,而且对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因而抚顺历来有“煤都”之称。

  抚顺煤矿的发展,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路程。自年开采当时,一直是单一生产煤炭的单位,当日本侵略者侵占抚顺矿区后,从战略出发,为了更大规模地掠夺抚顺资源,从年开始,即由手工业的、单一生产煤炭部门,逐步向综合开发方向发展。于当年兴建了“抚顺炭矿发电所”,利用低质煤炭发电,建成总装机容量为29.2万瓩的发电厂。同时,兴办“机械制作所”,制造煤炭专用机械设备,并分设有电机、车辆等专业工厂。于年利用煤炭加工焦炭出售,年自制黑色炸药和硝安炸药用于爆破采矿。经近十余年的学术研究,勘察测定,采用新工艺,于年开始利用油毋页岩炼取人造石油,兴建的西制油厂(石油一厂),最高年产油达25万吨。于年又建“抚顺石炭液化工厂”,从原油中提取柴油及各种化工用原料。新设“第一化学工业所”管辖“孟德瓦斯工厂”、硫酸厂,氧气、氢气厂。以电石为原料制成合成橡胶,以废页岩为原料制成低质水泥以及供防毒面具使用的吸收炭,军用火药用的甲苯、甲醛、甲酚、碳酸等。同时,还利用石油厂蒸溜后的废页岩,硫酸厂的硫铁矿粉、发电厂废弃的炉灰和钢厂的副产品石膏做原料,建造了水泥厂、生产号普通水泥,年产18.1万吨。于年还修建了“抚顺制钢所”年产粗钢1.2万吨_并轧制各种型材吨。于年又建设了东制油厂(石油二厂),并新建东露天矿开发抚顺油母页岩资源,供东制油厂扩大炼制人造石油,计划年产50万吨。到年抚顺矿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体的,油、电、钢、铝、建材、化工、机械等同时发展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这是历史发展逐步形成的适合于抚顺矿区生产发展的道路,符合抚顺煤田发展的规律。

  解放后,在生产恢复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根据上级关于“企业管理专业化”的指示,按照苏联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的模式,将原矿区所属的企业(为煤矿自身服务的除外)多数移交给中央和省、市各工业主管部门,与煤炭生产有关联的部门企业相继独立,抚顺矿区又形成了单一煤炭生产的经济结构,为集中精力发展煤炭生产,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0余年来,单一煤炭生产的体制,使抚顺矿区综合开发资源能力在宏观上受到的限制,在煤炭储量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矿井逐渐萎缩,产量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矿工生产条件差,生活水平与其它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职工住宅与福利设施的建设,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矿区老工人多,子女大批待业需要安置,才开始在全民企业中设置了加工利用处,研究煤炭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并建立了集体企业总公司,发展了一大批中、小型集体企业,安置了10余万名待业青年,进行了老企业改造和企业管理的全面整顿,使抚顺矿区逐步转向以煤炭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通过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抚顺煤矿经济发展的特点,改造矿井的开拓布局,稳定现有矿井生产能力,延长稳采期,推迟衰减期,进行煤炭的深加工,在改进商品煤的品种和结构上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全面发展多种经营与综合利用,改变单一经营煤炭生产的格局,以煤为主,油电并举,综合开发,才能真正创出一条符合抚顺矿区经济发展特色的道路

信息来源:抚顺7

编辑:抚顺市公共主页

免责

1、部分文章来源自网络;2、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3、对于内容仅做参考真假自断。

爱抚顺·ifushun

爱抚顺,畅享微生活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4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