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醴的由来
能吃能擦的酒
亲,戳上面的蓝字 就其总体而言,药酒的作用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因此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点,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每一药酒的具体作用,可参阅应用篇。
由此可见,药酒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痛则不通’是中医首先提出治疗疼痛的理论,在治疗疼痛病症中多以‘痛则不通’为主导思想,而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认为‘痛’由于邪气痹阻,经络气血不通所致,即不通则痛,如临床所见的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的痹症疼痛,跌打损伤,气血闭阻的肢体关节疼痛,邪气入侵,闭阻脏腑经络,气血不通引起的脏腑病症疼痛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味中药:三七。
中药三七以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著称,被誉为‘伤科要药’,其消肿定痛的原理符合中药‘痛则不通’理论,现代医药也表明,三七中有效成分可以起到较强的镇痛,消炎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产后服亦良。”
三七单方泡酒
配方:克三七、1kg白酒(50度左右)。比例为1:10。
制法:三七洗净,晒干,切片或敲碎为黄豆大小,和白酒泡30天以上。
用量:可以服用或者外用,每次10ml,每日1-3次,外用量无严格限制。
功效:具有消肿定痛、活血散瘀、舒筋止痛的功用,用于瘀血滞痛、腰酸背痛、四肢酸软、劳伤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痛等症。
根据个人体质的差异,请到相关的权威部门咨询后泡制以自用,如有任何意外发生,养康斋均不负任何责任,以此敬告。
叶叶风中舞玉姿,
千颗籽色如胭脂。
药中三七本灵药,
更胜人参五叶枝。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