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甲子较场,走江湖
作者:农民
(转自:.三甲文化论坛)
70年代甲子的较场最宽阔,从东湖闸门到王公的大榕树,都无建筑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较场成为柴草市场和蔬果农副产品的集贸地,是三甲最大的集贸市场,人流量特大。柴草和蔬果批发一般都比较早。早上4、5点就开市了,上午8、9点就收市。收市后就成了“走江湖”的“市场”了。所谓“走江湖”就是当时潮、客的一些“赤脚医生”、小商贬和有特长的手工业者,以赶集的方式,采用魔术杂技、武术气功表演为手段,销售小商品或各种草药药品的外来小商业者。无固定地方也无固定档口和经营时间。要不怎叫“走江湖”呢?“走江湖”来到较场后先“占”好合心水的地方,在地上摆上广告布和草药等商品。有消积开胃的“塔糖”、治无名肿毒、虫蛇蚊蝇咬的草药酒、水,消暑去风去湿的草药丸,健身强骨?积伤的“打铁丸”.....在那个药品稀罕的年代,“走江湖”的秘方、偏方、验方药统统都有卖。也有现场“手术”的,如割“鸡仔目”、点除痣、拨火壦等。放心!能从事这“手术”的“走江湖”“设备齐全”,疗效不错。要不怎收人家的钱?也有卖“虎骨“、“虎骨胶”、“虎骨酒”、各种毒蛇酒、“冬虫夏草”、“人参”、“高离”等大补药和酒的。所以加引号,是真货假货?俺当时年幼无从考证。小部分“走江湖”也有卖小商品的,如“雪花膏”、小镜子、眼镜、剪刀等当时稀缺的日常用品。“走江湖”摆好“档”后就开始敲锣打鼓,吆喝起来开市了。一通锣鼓后,“走江湖“就开始说唱起来,一般是先自我介绍和介绍他要卖的“药“。那说唱啊,好听!比周立波、赵本山还厉害。若是有两位“走江湖”的表演,那是正宗的“二人转”。其中有位叫“余飞龙”的:“父瑞爵,仔麒麟,俺兄三脚虎,小弟余飞龙哈啊!...吓!”,“鼓打”!/叮抢!叮抢!叮抢!......由是人们就开始围观过来“看老热”,我们小孩都蹲在前排“帮人场”。“走江湖”看看“人势”差不多了,就转入主题:卖药。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品试。有些“老江湖”也有找了“托”的当观众。无非是宣传“这家伙”的药多有效,哪!“我又重新来买了”。一时议论纷纷,相议声声,说唱阵阵,好是热闹。买卖悄停,小孩们的最爱来了。“走江湖”的拿手“货”出手了----表演。魔术有变扑克的、认姓氏的、变乒乓球的、变花、变硬币等“偷酒变菜”,杂技的有“顶缸”、“叼花”、“屈身”、“叠人”等“抬人种瓜”。最好看的是卖“铁打丸”和药酒的,为了显示他的“药效”,卖药的“走江湖”的表演都会打拳术棍术大刀长剑鞭索等,胸口硾石空手碎砖头裂木块的。有的还会“铁布衫”“金钟罩”,脖子绕钢筋、喉咙顶铁枪.....无非是通过表演表示他的药是刚刚的。实在佩服“走江湖”的多才多艺,能文善武!在那个物质贫缺,娱乐贫乏,信息密塞的年代。“走江湖”的给质朴的人们带来了生机。特别于我们小孩----人间精彩纷呈!
淘宝店1:甲子琴姐海味qinjiehaiwei.taobao.白癫风能治吗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