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们,毁掉鸿茅药酒,让你们如此快乐
[前言]
中国的网络,向来有一边倒的趋势,面对着大V们的群起煽动,一大堆网民丧失了辩证分析的能力,不追究根本而只是麻木的叫好或唱衰,成为一件件“人血馒头”案件的帮凶。
唯不同者,此次这个馒头,浸在了酒中。
事件还原
去年12月,一位谭姓医生在网络发表了《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说明了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今年一月,这位医生被生产该药酒的公司所在地内蒙古凉城县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跨省追捕,至今还未放出。
近日,微博上一片大V,尤其是医学大v攻击鸿茅药酒,其攻击理由大致如下:
鸿茅药酒里多项成分都是医学界认定有毒性的,如何首乌有明确肝毒性、槟榔和酒精则属于一类致癌物质。
鸿茅药酒里采用了濒危动物豹骨。云豹和雪豹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v们纷纷质问药酒中的豹骨从何而来。
鸿茅药酒曾被多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广告违法次数多达次,因“涉嫌发布违法广告”而被责令停止销售数十次,其发展却丝毫不受影响,是无良商家。
一边倒的舆论,大有将鸿茅药酒扳倒的态势,对此,您怎么看?
我无意和主流舆论对抗,然而,面对网络上扑面而来一边倒地唱衰中医药传统的浪潮,这一次,我选择站在大V的对立面,理性分析这个被浸在酒中的馒头缘何引发“惨案”。(在此郑重声明,本人以人格担保本文未接受任何单位或个人授意、更未受人所托,所有文字均客观评述,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独立思考)。
大V们的主观臆断,缺乏法律常识
我们先从法律层面来分析各大V的言论。
诚然,鸿茅药酒里多项成分都是医学界认定有毒性的,何首乌被明确有肝毒性,国家食品药监总局明确提示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槟榔和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物质。
然而,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说,没有任何规定禁止这些成分入药。相反,在很多中国传统的药剂中均存在一些有一定毒性的药物成分,华佗曾拿砒霜治病;云南白药的药膏中同样存在有毒性的川乌、草乌。
制何首乌是国家药典允许的药物,在安全剂量下可以使用。说槟榔有毒,台湾人、海南人、湖南人天天吃槟榔,没看到致癌率高出其他区域很多。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名研究人员所说,对于制何首乌的肝毒性,目前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或临床大样本数据支持毒性结论。其次,一些有毒中药也都经过了临床前和临床上的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动物、人),也证明只要在药典规定剂量内用药,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明显毒副作用。
说酒精是一类致癌物质的朋友,不要忘了,作为食品的食盐,正常用量不会造成毒性,如果吃得太多可能造成毒副反应。所有65度以上的汤和白开水都有增加食道癌的风险,不仅如此,香肠培根都是一类致癌物质,大家是否要抵制食用?茅台酒曾被传能护肝,可真要达到护肝的效果,其剂量足可让人酒精中毒。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总而言之,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在耍流氓。
其次,从法律层面,大V们对采用豹骨入药的配方口诛笔伐,更是站不住脚。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从此豹骨便作为虎骨的替代品入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所以,尽管国内并未禁止豹骨入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亦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豹骨却有着较常见的进口案例。豹骨和穿山甲一样,穿山甲鳞片允许入药,每年都从非洲进口。
采用野生动物入药,无论来自国内还是进口渠道,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我都认为确实不妥。此外,年产量三千万瓶的鸿茅药酒,豹骨是否只是噱头,确实不得而知,但单单以此为理由作为绊倒鸿茅药酒的法律凭据,仍显证据不足。
其三,还有很多人质疑鸿茅药酒的药类身份,认为鸿茅药酒有国药准字号,应该有临床数据和确切的疗效定义。然而,这些仅仅是质疑,从法律的层面来说,“谁主张谁举证,”想要证明鸿茅药酒有毒,则主张方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数据方可证明。
总而言之,质疑的基础应该是实验数据,而不是臆断推测。这一点,秦姓医生在单凭鸿茅药酒中有几位毒性成分,便直接称其为“天堂的毒药”(见下图),便是缺乏举证数据、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任由这种不负责任的论断霸屏,那么下一个中招的很有可能是阿胶、是片仔癀。
鸿茅药酒错在哪?
从法律的角度说明大V的质疑站不住脚,并不是在为鸿茅药酒唱赞歌。在这次舆论事件中,鸿茅药酒本身存在的问题大量暴露出来。
夸大宣传,渲染包治百病奇效
作为一款酒剂类中药,早在年,鸿茅药酒便被批准为非处方药。按照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