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造景先学会防控藻再说
养草的路千万里,我们要走下去,别彷徨别迟疑,有草友在一起。水藻也在草缸里,要勇敢去面对,别后悔别放弃,有方法就胜利。
在水草缸里藻类与水草永远都是共生、竞争的关系,也就是说防控藻类成功了,你就至少成功了80%。
以下是自己的体会,各位高手别见笑。回首这段养草历程,虽然有挫折坎坷,但也有快乐欣喜。成功的就叫经验,失败的即是教训,只有好好的总结才能进步。以下开缸前后照片的对比。
最近的照片:
刚开缸时的照片:
不是太好,但是有进步吧,只要不停的进步,相信会成功。
谈到防控藻,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草长好,让茂盛的水草抑制藻类的滋长。这也是目前我了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因此我的做法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藻类就是这样,你防控的好了,它挺老实;防控的不好,爆发了再处理就很难了。量化的数据没有多少,只有自己总结的一些方法。
开缸及前期工作
防控藻类的第一场战斗!开缸太重要了,这一步骤成功与否,关系到你的缸草是否能很快度过开缸适应期进入盛长期。
1.养水
所谓养水,就是铺底床、注水、开过滤、定时开灯、先不种草让适合养殖的水环境先建立起来并稳定的过程。我开缸养水用了20多天时间。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A.一般新泥刚入缸,释酸和软水的作用是最强烈的,这段时期实际上不太适合草的生长,应加强换水,使这种作用下降并稳定下来。
B.不管砂缸和泥缸刚建立时,新水还没养“熟”,这里所谓的“熟”就是水环境内大量的有益的微生物(净化水体的细菌)。
C.刚开缸你的设备未必都运作正常,可以利用养水这段时间把所有的设备调试好。
小贴示:养水期间也要定时开灯,但不一定全开。(有些细菌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做会很大程度的缩短水草入缸后的不应期,较快的进入盛长期。硝化细菌加不加都可以(我没加)。期间还可以加几只便宜鱼,也可以不加,(我没加)。
养水成功的标志:水体清澈透明,有种水晶般的质感,稍有粘度,无任何味道。
如果有水蚤出现,你就可以认为水养好了。
如果你没有治藻的绝招,就好好耐心的养水吧。
2.过滤设备的选择
我认为强大的过滤系统是维系水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即使你的水草已经很茂盛也是这样。因为有残饵、鱼虾的粪便、腐烂的老叶等这些继续败坏水质的因素。
那么,怎样评估你的过滤设备是否够用呢?
我觉得不能光看设备的功率和扬程流量。举个例子说,你拔草时引起的浑浊能否在短时间内澄清,也就是说还有个设备内滤材的布置和水流的问题。草缸滤材选择全棉布置就行(生化棉加过滤棉),可以避免各种硬水的因素。草缸里的水流应该平稳(吹到草上微微波动),而且没有死角。我的缸里没有黑毛,据说急水流容易爆黑毛藻。
3.灯的选择
不管你养阴性草还是阳性草,灯光布置的稍强会柔韧有余一些,即使你关闭一两支也比光照不足容易获得你自己的配置光照的经验。最近我又配了两支T5的,感觉+是最佳组合,无论是显色性还是水草的生长状态。T8管比较柔和,适合上手。(减少照明治藻有时会适得其反,在此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4.水草的选择
首先,要密植水草。密植水草是为了建立与藻类竞争的优势。
其次,选择速生草。速生草的迅速生长是抑制藻类滋生的最好方法。
怎样买草?最好买和你的草缸配置接近的缸里的草。首先是买缸里的草,别买案板上堆的草,除了水榕基本上是水上叶。其次是买和你的草缸配置接近的缸里的草,比如你的是砂缸,最好就买砂缸里的草。(这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尽量吧。)
三不买:有病的水草、瘦弱的水草、不熟悉的水草。
选择速生的品种:绿虎耳、珍珠草(这个便宜长的快,买一大把)、红绿宫廷、绿丁香、北极衫、羽毛等。
可能这些速生草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品种,没关系的,等水体环境建立好了以后可以慢慢淘汰。(速生草大多很便宜)
一个月的情况:
三个月的情况:
四个月的情况:
建议新手先别考虑造景。造景需要对草理解和艺术修养,也跟你的见识有很大关系。等你对水草养殖游刃有余了再造景不迟,这样会有更良好的基础。我准备养一年水草以后再造景。各种水草养好了,不也挺美吗?
5.水草的种植
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经过20多天的养水,可算要开缸种草了,着急把水草赶紧种缸里。后来发现绿宫廷有黑斑,拔出来一看根部是折的就栽进去了。最大的失误是挖耳里混杂的狸藻没有清理出来(那时候哪认识狸藻啊,以为是挖耳的匍匐茎),导致挖耳种植失败。
缠绕在挖耳里的狸藻↓↓↓
水草入缸前的检查、清理、修剪很重要,要去除烂叶、虫卵等,且要在自来水里泡泡。有茎类水草最好打头栽种,剪掉原来所有的根(要剪斜茬),剪掉下面两节上的叶子,用水草夹夹住端部轻轻插入底床约2-3厘米,轻轻提起夹子以免带出水草。要确认确实种上了。
6.灯光递进增加
水草种植好后,灯光应该递进增加。我是这样做的:增加灯的数量,而不增加光照时间。开始两支灯开8小时,随后四支开8小时,最后六只8小时。因为开缸养好了水,这个过程我只用了一周时间。听起来挺让人后怕的,后来觉得挺有道理。好的水质加合理的光照,状态好的水草几乎不用很长时间转水,即可正常生长。
7.CO2设备的选择
据说高浓度的CO2对黑毛藻有抑制作用。暂且不论这个,单就水草生长而言,CO2的额外添加是最好的碳源,因此CO2是养好水草必须的条件。(想玩[LME]),那是过了新手阶段才能考虑的事情)。设备最好是钢瓶、减压阀、微调阀、逆止阀、细化器(扩散筒),我认为这些就可以了,简洁有效。至于压力表、电磁阀等连得越多故障率越高。我是24小时供气。CO2的添加会引起PH的变化,因此水体的缓冲介质的量很重要(KH),最好控制在4-10之间(控制方法略)。泥底可以不用考虑这个参数。
经过上述的过程,开缸就会比较顺利,水草生长会很好,藻类爆发的可能性也很小。
维护
施肥
底床铺设了底肥,开缸一个月内我没加任何肥料,随着水草的生长和自己喜欢的水草的增加,你就得施肥了。施肥很关键,但不是为了施肥而施肥,一切应本着水草的状态而言。
首先,建议你记录哪一天施的肥,施的是什么肥,剂量多少。施肥后观察(这个很重要)。观察顶芽的生长情况,这个过程有一个滞后期,不是今天加了明天就有改变。我的心得是,从少量到递增,摸索施肥经验。总的原则是薄肥勤施。
我曾经好奇,加了一个月网络盛传的“NPK”,感觉水草长得挺肥,也就不玩了。但感觉磷酸二氢钾对控制绿斑藻是有帮助的。
刚开始以为多加铁肥水草才会变红,有一段时期加多了,摩丝都变红了,还以为是新变异的品种呢,后来知道是铁中毒了,可红色水草还那个熊样。铁肥应该加,但不能过量,会产生拮抗影响别的元素吸收。感觉铁根肥的效果要好一些。
建议,买肥要买正品的在保质期的知名品牌,也可以选择论坛里口碑好草友推荐的肥,这样成功率较高。
增加水草
开缸时水草往往不太受看,如果缸里的水草状态好,水体环境稳定了,就可以进一些你比较喜欢的相对有难度品种,增加前你应该对水质有个了解,这个是必须量化的,也就是必须测试PH、KH、GH值。了解了水质,还要了解这些你喜欢的品种的养殖条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不让自己后悔和花冤枉钱。增加水草对控藻绝对是件好事,如果水草状态好,你的缸里绝对不会暴藻。
工作鱼和虾
开缸种草十天后进的虾,二十天后进的鱼。这样,草先进入生长期,参与到水体净化系统后就给鱼虾提供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每次增加的数量不要多,最好隔几天增加一批比较好,目的是给硝化系统缓冲的时间。
话说我当时很骚包,买的极火和水晶虾。鱼进是的宝莲、绿莲。买水晶虾主要想验证水质状况;工作鱼有小精灵、青苔鼠、是发现缸壁有绿藻时(大约两个月)进的,同时进的草虾;因为没有黑毛藻就没买传说中的飞狐;虾可以除藻、清除残饵及你没发现的死鱼死虾,对保持良好的水质有帮助,但不宜太多,太多反而会污染水质。
换水
即使你的鱼、虾、草状态好好的,基本上也是要定期换水。换水主要是为了稀释缸内的有害成分。换水是双刃剑,会使水质产生波动,与草缸的稳定是矛盾的。所以换水应该很讲究。特别是水源与缸内水质差别较大的。
换水的周期要自己摸索,可以一周或半月。对泥缸来说尽量长的周期有利于延长泥的寿命。至于换多少就需要自己把握了,总的原则是换完水缸内生物没有异常反应。我现在20天换1/4。
换水前的工作:擦缸、修剪水草、清理底床烂叶、(死鱼虾发现就马上清理掉,即使别的鱼虾正在争抢这个美味),这些是必须的。
怎样换水:先说水源,我用自来水,夏天存2-3天比较合适,冬天一周也行。夏天存一周估计水会变坏,没有换的价值了。
我是这样换水的:尽量从底部抽取要换的水。
注水:就是用个水桶,两根6mm的胶管,一块羊绒过滤棉。用胶管把水引到过滤绵上,滴入缸里。别嫌麻烦,控制小流量可以减少水质的波动,放过滤棉可以滤除水里的杂质,提前过滤一道。
看表面干净的水里面有什么东西↓↓↓
擦缸
擦缸是解决缸壁绿藻的有效实用的方法。别指望哪种生物把它清理的一干二净。
买个磁力擦,把有毛毛的一面垫一块薄的羊绒过滤棉(中间掏个窟窿),这样擦缸擦掉的绿藻不会“散步”到缸里。省了UV钱了。
看绿藻都吸附在过滤棉上了↓↓↓
修剪水草
为了维持水质的稳定,不要大面积的修剪水草,隔几天修剪一种比较好。因为修剪过的水草汁液会溶解到水中,引起水质变化。刚修剪的水草要修复伤口,发新芽生长,相对的弱势期。对藻类的竞争也相对弱势。
底床的清理
清理烂叶和即将死去的叶子。水草的根尽量不要留在底床里,腐烂后会败坏底床。
喂饵
水草缸里尽量别喂活饵,容易带进来病原体。我喂的是微粒。微粒会飘,鱼没吃干净就被油膜器吸进去了,增加过滤系统的负担。后来做个喂食器,就是这个。
瓶嘴浸到水里,像个漏斗,喂饵就不会飘得那里都是了。鱼饵尽量少喂,尽量不要散落到底床。喂饵的时候要轻敲缸几次,使鱼建立喂饵的条件反射,就是告诉它“开饭了”,这样喂饵不等落底就全吃完了。
作者感言
防控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水草本身,稳定的水体环境是水草最安逸的家,水草生长的状态就是你学习的状态,新手要敢于交流争论是最好的教材。
-End-
rlyl
这套防控藻技巧对于新手爱好者无疑是最有用的方法!From:南美水族论坛
Author:ondong
Editor:rlyl
关于rlyl欢迎来到自然爱好者、资深爬虫玩家rlyl的小站,这里每天都有精彩生物资讯更新,还可以随时垂询两栖爬行动物品系分类、饲养繁殖、生活习性、疾病治疗、环境造景、设备器材等一切问题,rlyl也是从新人过来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证有问必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