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押题中华老字号
老字号也有新时代
.10.09钱老师
“一块招牌,就是一段传奇”。中华老字号,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为探讨老字号的现状、传承与发展,挖掘老字号的品牌故事,讲述老字号的革故鼎新,《人民日报》自6月5号以来陆续发表了11篇针对老字号的一线调查文章。
《人民日报》自6月5日以来的系列报道
老字号是指在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存下来的极品,比较知名的有稻香楼的糕点、瑞蚨祥的绸缎、内联升的布鞋、荣宝斋的书画、同仁堂的中药、张一元的茶叶……
据《人民日报》介绍,商务部为审批老字号也设定了一系列的严格标准,要想成为老字号必须要符合以下5个条件:
◆品牌创立于年以前
◆具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
◆传承独特产品、工艺或服务
◆获得广泛的良好信誉和口碑
◆具有鲜明特色、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经过层层筛选和评估,最终国家商务部认定了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其中大多属于生活制造类。这些老字号中历史最短的也有62年,最古老的老字号——宁波黄古林工艺品,起源于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它们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或者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例如将近有种老字号品牌分布在上海,北京有个,分布最少的青海省也有1个。
这些老字号经久不衰,千百年来栉风沐雨仍广受青睐的原因究竟在哪呢?根据这11篇报道,总结起来一共有以下几点:
1、精心炮制老秘方(核心技术)
秘方,有多重要?它是千百次实践经验的凝结,暗含顺应季节、自然之道。
“宁舍一锭银,不传一口春”——这“一口春”就是秘方。秘方是不少老字号企业的镇店之宝、核心竞争力。
“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一得阁的墨汁,扩散自然,走笔顺滑,层次分明,墨迹晾干后过水不晕,兼具“焦、浓、重、淡、清”之五色。
“老字号传承下来的许多独特工艺秘方,是无形的价值财富。”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培志说。
统计显示,在中华老字号家族中,60%以上集中在食品、药品和餐饮等领域,这其中,不少都有独门秘方。山西老陈醋集团东湖陈醋,“三伏暴晒、三九捞冰”,方能又香又醇;天津“狗不理”包子用肉冬季肥多、夏季肥少……
同仁堂,据传有多份秘方。随着社会的变化,一些秘方已经难以严格固守。比如,古老名药虎骨酒,是治疗风湿的良药。但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后,虎骨不能使用了。怎么办?同仁堂历经8年,开发出塞隆风湿酒——以一种高原鼢鼠的骨骼代替虎骨,药效不减。
老秘方,老字号视若珍宝,一代代传下去。守护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是产品质量的保障,是金字招牌的底色。
2、匠心独运真工艺(制作过程)
拿了秘方,为啥做不出好墨?“单靠方子没用,还要有真手艺、真工艺。”尹志强说,“技艺的实现,需要日积月累训练而成。配料、调试、熔胶、压制……各个操作流程,都要全面细致地把控,甚至是‘肌肉记忆’。”比如,熬胶讲究“火候”,火候掌握得如何,决定了墨汁的好坏。“加热时,要不断观察胶体的流速、黏度等,随时顺势调整。”
老字号家族里有真手艺的,很多很多。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年发布的《老字号发展报告(—年度)》统计,有近40%的老字号核心技艺进入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天津杨柳青画社,90后学徒郗旺师从王文达,入社后第一个月,学的就是刻线条。曲线状,螺旋状,井字形……“看着简单,拿起刀,手就发软。刀虚着走,刻出的线没劲道;手下得重,刀又容易折。”郗旺说,“这力道,需要千百次的揣摩,才能掌握。”
杨柳青想没想过用机器作画?“印刷画比起咱这木版画,画面死板、缺灵性。雕刻时,力度细微的变化,表现在画面细节上,可大不一样。”王文达说,“再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怎样也不能丢啊!”
还有,“可以吃的文物”——兴起于明朝中叶的山东传统小吃周村烧饼,配料、混炼、分坯、揉剂、延展、着麻、烘烤……十几道工序和技艺环环相扣,正是真手艺,保证着周村烧饼“薄、香、酥、脆”的四大特色。
3、诚信经营不欺客(客户服务)
老字号,看得见的是优质的产品,看不见的是过硬的品质。“老字号留下的文化财富,承载的是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服务周到的为商之道。”李培志这样评价道。
很多老字号是在自家店的古训影响下,练就一身好品质。同仁堂践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广誉远坚持“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瑞蚨祥恪守“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二价,童叟无欺”……
北京同仁堂于葆墀师傅的工作室里,药香扑鼻……他正在炮制“麸炒枳壳”。中药饮片的炮制工序前前后后共有50多道,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少一道程序,别人也许并不知道。”于葆墀说,“但唯有匠心,才能无愧本草,不负人心。”
广誉远烧制干姜必用砂锅。“不少地方,炒药不用砂锅,直接放炭里炒,几个钟头就能把干姜做出来。”广誉远副总经理岳玉宝说,这样操作干姜虽然熟得快,但是温度不易控制,姜容易糊,降低疗效。“不按老工艺、快速扩大产量,我们不敢、也不愿意这样做。诚实守信,无愧于消费者。关键的环节、工艺,要严格遵循,不能说变就变。”
4、传承文化有精髓(历史意义)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历经战火,遭遇摧残,坚忍不拔,重获新生,它们凝结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汇聚成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多岁的商务印书馆,位于上海宝山路的总厂年被日寇轰炸,藏书46万册的东方图书馆被焚毁。“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商务人毫不屈服,毅然砥砺,半年后即宣布复业,保住了中华文化的薪火。《辞源》、《新华字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这些作品得以问世,靠的是书馆匠人们皓首穷经、宁静致远的奉献精神与胸怀家国、传续文化的责任担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良心。
家国情怀、民族骨气。便宜坊烤鸭,在民族危亡时刻,不愿受日寇摆布,毅然关店歇业;还为北平慈善团体联合会捐出全部财产,支持抗日……太多太多,如在眼前,历历在目。
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发展至今,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如果仍然观念陈旧、故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受到市场冷遇。有专家认为,老字号唯有从理念、技术、机制上下足功夫,不断革故鼎新,才能跟上时代脚步,让老字号重焕生机与活力。
注入新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既穿好产品营销“外衣”,也练好产品创新“内功”
诞生于清末的北京稻香村是著名的糕点品牌。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和电商的崛起,曾经引领市场、一呼百应的热销场景难以再现了。北京稻香村营销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稻香村正在借鉴当下一些时髦“网红”食品的营销理念,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看效果明显。
“除了营销创新外,我们还与电商合作,尝试在线上首发、线下跟进的全渠道销售。”该负责人说,他们希望稻香村产品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形成话题和良好口碑,让人们看到稻香村也有青春、“卖萌”的一面,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理念不创新,老字号企业就会面临被消费者遗忘的危险。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康瑾认为,老字号品牌发展既蕴含着机遇也存在着风险,一方面易于激发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品牌老化的联想受限。“老字号不是老年人才会用的品牌。要用好营销策略、内涵重塑等方式,才能完成品牌年轻化的转变。”
用上新技术
告别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用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革新形成新竞争优势。
药品分类、扫描装箱,从包装到入库全流程都由智能化机器自动完成……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极具“科技感”,完全超出了人们对老字号企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我们的智能机器人每小时可抓取到件左右药品,既解放了人力节省了物力,又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济堂生产部经理游创文介绍说。
除包装运输外,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也极大地提升了同济堂的产能和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自动化包装线年产能比改造前提升50%。近年来,同济堂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36项,获得了市场认可。
同样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列的还有东阿阿胶、王老吉等企业。一块阿胶胶块中,就拥有项专利技术,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告诉记者,该企业依靠基因测序、指纹图谱等技术,对阿胶功效进行了量化和科学化的验证,形成了新的技术优势。就在去年,广州王老吉参与的“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技术创新对老字号而言,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仅攥着祖传的老秘方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认为,“要保护传承好老味道、老工艺,就必须有先进技术作支撑,这样才能再现老字号的辉煌。”
建起新机制
老字号企业的运营机制活了,资金人才产业链等要素才能全盘皆活。
除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外,老字号机制体制的革新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基础。运营机制活了,资金、人才、产业链等要素才能全盘皆活。
除了企业内部管理,老字号在企业转型、改制等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全聚德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全聚德能有今天的名气和影响力,跟这些年的公司制改革密不可分。”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姜俊贤说,上世纪90年代初,在“洋快餐”等新潮餐厅冲击下,全聚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痛定思痛,我们于年正式组建全聚德集团,走上了公司制、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快车道。年,全聚德实现了股票上市。”企业转型改制为老字号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夯实了企业壮大的基础。
《宁波市事业单位面试历年真题解析》
新书推荐
壹心研钱老师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