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MND),又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按照国外4~6/的患病率,中国应有六万名患者。
该病主要侵犯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系统。一般而言,身体的运动神经元有2大类:一为上运动神经元,一为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发生问题,会产生肌肉僵直,反射增强,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症状使得患者走路时,一跳一跳的,无法协调。因为反射增强,有时患者的膝盖会一直抖个不停,这些都是上运动神经元的症状。
至于下运动神经元,则以肌肉萎缩、无力,肌肉震颤的症状为主,通常出现在手掌、指间的肌肉萎缩,虎口萎缩,慢慢地,恶化到达肩膀、颈部、舌头、吞咽的肌肉萎缩,造成吞咽困难及呼吸衰竭。?
病因
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至今不明。5%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遗传、重金属如铝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疾病。
产生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论有:
1.神经毒性物质累积,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2.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神经细胞膜受损。
3.遗传基因突变,其中SOD1,TDP43等基因已明确。
早期症状
?早期运动神经元疾病,以手脚无力或反射增强为主,常被误认为颈椎神经受压迫,而接受颈椎手术,等到开完刀后,情况没有进步,持续恶化,才确定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有些患者以吞咽、呼吸困难为主,亦被误诊为食道或神经质的问题。一般而言,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早期诊断
要早期诊断运动神经元疾病,除了神经科临床检查外,还需做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特殊抗体检查、腰穿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肌肉活检。
治疗
1.一般及支持疗法:对症治疗,适当锻炼。如注意呼吸道、消化道的功能。还要多翻身以防止褥疮发生。
2.营养支持:进食障碍,给予鼻饲或经皮胃造瘘。
3.药物治疗: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治疗ALS的西药是力如太,应当要尽早使用。部分临床研究显示,一些中药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效果尚不稳定。
4.呼吸治疗:开始呼吸不顺时,可使用一般氧气或使用双正压呼吸器帮助呼吸,发生进一步呼吸衰竭时,则需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