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传奇故事之枸酱酒
近年来酱香型白酒的热销,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一独特而古老酒中佳酿,被其独有的品质深深吸引。据现有史料查证,酱香型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当时俗称"枸酱酒",那么关于枸酱酒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其实是源于西汉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
美酒河赤水,在古代叫赤虺河,那里是一个狭长山谷地带,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难开。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多次交锋。
历史上的某一天,天边的云彩暗淡下来,夜幕降临,风在山谷里呼啸。在这命运的黑夜里,刘邦和项羽的再次在赤虺河峡谷相遇。项羽金戈铁马,大兵压境,手下将士士气高涨,杀声震天。如此景象,刘邦心惊胆战,面如土色,命悬一线,只能按萧何的锦囊妙计,才得以苟延残喘。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眼看着刘邦就要油尽灯残,奄奄一息,当年那句“大丈夫生当如此”的豪语,瞬间就要成为千古笑谈。
在此时,土著濮人运来一坛坛莫名其妙的水。据说当地人,就是经常喝这种水,身体强壮,不怕冷风飞雪,不怕天寒地冻。刘邦手下的绝大多数将士,从来没听说过水能有这样的神力,生怕其中有诈,都不敢喝。但当时的状况,命在旦夕,箭在弦上,岂容迟疑,见此情景,队伍中的濮人将士带头畅饮。其他的士兵见了,也喝了起来。顿时,喝了这种水的士兵觉得热血沸腾,浑身是劲。一些人喝罢,穿着铠甲跑起步来,感觉身轻如燕。还有一些士兵喝了,心旷神怡,仿佛已经忘记自己正置身于危险的山地,要面对的是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
当晚,山上大雾弥漫,水汽浸湿了士兵们的衣裳,寒气逼人。决战前,刘邦手下的将士们,因为喝了那水,一个个像吃了豹子胆,喝了虎骨酒,热力四射,骠悍骁勇。几个回合下来,刘邦的将士们觉得还没打够瘾,项羽和他的残部就瑟瑟发抖,大败而逃。其实,早在刘邦将士喝了那水后,这场恶仗就胜负已判。寒冷,让项羽军队的战斗力丧失殆尽。
庆功宴上,刘邦在激动欣喜之余,百思不得其解。论队伍的阵势,和项羽比起来,孰强孰弱,刘邦自然是心如明镜。而投奔刘邦的濮人士兵,其貌不扬,身材矮小。纵使手下有萧何等谋士,但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纵有十个萧何,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前几次过招,刘邦总吃败仗,就说明了问题。而那天晚上,刘邦的队伍竟似如有神助,打败了项羽。“奈若何?奈若何?”刘邦先是自言自语,然后高声叫喊,“奈若何?”
刘邦找来萧何询问缘由,听萧何说书般一阵讲析后,刘邦连连惊叹——奇妙!奇妙!在山谷作战,竟是因水而胜,并且胜的是项羽。赶快查清濮人之水的来龙去脉。
后来查明,那水是濮人的运输队运来的,这支运输队专门负责运输这种水。当地的人称这水为“神水”,喝了能提神壮胆,祛邪除病。那晚,士兵们就是喝了这种“神水”,才打败了项羽的。刘邦听了,觉得很神奇,难道真是因为这“神水”帮他打败了项羽?刘邦便命萧何拿来一坛“神水”。
刘邦自己看着“神水”,只见这“神水”倒入碗中,清澈见底,看不出其中有何奥妙。“神水”神在何处呢?举碗之前,刘邦还不停惊疑。一碗下肚,刘邦顿时觉得唇齿间清香弥漫,神清气爽,仿若梦幻。自此后,刘邦每天都要开怀畅饮几碗“神水”,这水让他胃口大开,精神爽快,浑身是劲。他终于明白,打败项羽,这“神水”的确是功不可没。而这“神水”,就是当地人用赤水河酿造的一种酒,名叫枸酱酒。
公元前年(西汉建元6年),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产的酒--枸酱酒。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鳛部,即现在的仁怀一带,取枸酱酒献给武帝,武帝饮后,觉得甘美异常,赞其"甘美知",故有"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之说。到公元前年,(西汉元光5年),唐蒙奉旨赴夜郎,由于枸酱酒的缘故,竟改道出符关(今四川省合江县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鳛部而来。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酱香白酒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企业的内涵所在,“枸酱酒”,既是茅台酱香白酒的文化起点,也是贵州枸酱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来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