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都翻阅档案轻嗅药香那些惊艳
中药
成都
上一篇推送我们说了成都的药市,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成都的老药铺。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医生大多是自己采药、制药,医药不分。皇家药物则来自各地的贡品,宫廷内设有御药房。宋代设立了太医局卖药所,后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主要负责制膏、丸、丹、散出卖,这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药局。明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药商品生产随之兴起,民间商人开设药铺,制售中成药。
成都老药铺
陈同仁堂
始于乾隆45年(公元年)距今年
地址成都湖广街1号
名药防暑气防瘟疫的人马平安散
资质年四川省会警察局发给同仁堂的药商营业执照存根
图片来源于成都市档案局(馆)
这家药店开始是由陈发光独资经营,嗣后变为陈氏子孙家族的合股企业,只此一家并无分店。它是制售中成药的专业店,不仅选材认真,遵古炮制精工细作,在经营和发售上也较突出。当时成都中药铺有两三百家,经营的业务历来以咀片为主,丸散膏丹为辅。而陈同仁堂独树一帜,只卖丸散,不售咀片,这在乾隆年间的成都中药业是绝无仅有的一家。清咸丰年间,彭州吴好山《成都竹枝词》就说:“同仁丸药有谁先?数过京庄数二川。”当时民间有歌谣言陈同仁堂药铺:“同仁堂,药最良,惊风丸,过山香,白痧药能开七窍,金红二丹急救方,膏、丹、丸、散医百病,黑白膏药治恶疮。人马平安离不得,老少不欺一言堂。”可见其当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成都老药铺
萧集翰堂
始于光绪24年(公元年)距今年
地址成都鼓楼北二街
名药虎骨酒、梅花点舌丹、鲫鱼膏、七厘散、百子酒
资质年四川省会公安局发给萧集翰堂的开业执照
图片来源于成都市档案局(馆)
萧集翰堂在初期主要经营饮片配方,兼营丸散膏丹。当时成都专营丸散膏丹的有壶中春、陈同仁堂、信泰详等药铺,萧集翰堂在成品药方面无力与之竞争。但萧集翰堂在竞争过程中别出心裁地大力宣传本店有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降价分零出售(以萧集翰的太乙紫金锭为例,据《成都通览》上记载售价为每锭十六文,壶中春的太乙紫金锭则每包售银一两二钱,清末民初一般工人工钱为每日八十至一百二十文,因此对普通大众而言更愿意接受萧集翰堂的零售药)等方法,萧集翰堂逐渐受到广大病家的赞誉,其产品虎骨酒一时誉满城乡,极盛时萧集翰堂曾发展成三家药店(老号、总号、分号)。
成都老药铺
庚鼎药房
始于光绪26年(公元年)距今年
地址成都鼓楼北二街
名药对疮症有特殊疗效的渴龙奔江丹
庚鼎药房各种药物适用症及用法用量
图片来源于成都市档案馆
庚鼎药房是一家以外科当先、内科殿后、膏丹为主、丸散为辅的药铺。由李鼎三、曹少森、宓辰甫三人合办,由于创办年在庚子又是三人鼎力合作,故药店取名为庚鼎。为了纪念合作,精工铸造金铜鼎一座,供奉在药王神龛内,永镇店中。此药铺的王牌产品渴龙奔江丹对各种疮症有特殊疗效,在广大群众中享有极高的信誉。渴龙奔江丹取意于古代神话中渴龙急需喝水,奔入江中把水喝干的传说。取此名寓意此药对于疮口有如渴龙奔江之势,把疮内脓淤血吸干,有提脓拔毒、化腐生肌的功力。除渴龙奔江丹外,该店的其他外科产品如离龙保和丹、八宝光明露、珍珠散、小金丹等疗效显著,广受百姓盛赞。
今日成都医药
01
大健康
02
大卫生
03
大服务
04
大共享
近日,成都市召开了卫生与健康暨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突出分级诊疗,深化医疗服务改革,加快建设紧密型、纵向型医联体,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突出现代管理,医院改革,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体系;突出全民覆盖,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突出供应保障,深化医药价格改革,加快推进药品全流程改革;突出激发活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成都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了全面的布局,为老百姓考虑在细处,着手到实处。
档案伯伯说
在成都市档案馆馆藏的数万卷民国档案中,有大量关于成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档案记录。内容涉及民国时期医士和医馆的管理、药商和中药的管理、中医行业组织、中医教育和中医防疫等。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中医药在成都的曲折发展历程,多角度地展示了成都中医药历史风貌。
成都市档案馆将这些尘封百年的珍贵史料发掘整理成书,讲述档案背后的人物、趣事,旨在传播中医文化,同时加深读者对档案的认知,传承成都中医历史文化。
资料来源:成都市档案局(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