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孩,火了

注意!说的就是你!这几天,全国都在谈论“深圳女孩”。

事件起因是微博上有个大V

休闲璐率队招待两个深圳女孩到北京的酒吧玩。结果北京的女生们一直在讨论搞对象,骂老公,侃八卦,深圳的两个女孩听愣了:你们出来都聊这些?

问:那你们深圳的女孩出来都聊什么?

答:搞钱。

“我们深圳人这种七八个人聚在一起,都三十来岁了,开始也会聊八卦,但是聊了一两个小时后,话题都会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么搞钱,你朋友都怎么搞钱,你听说了吗,xxx在哪里搞到了钱,而xxx在哪里搞钱失败了。xxx在哪里买的房子升值了,我们也攒钱交个首付一起搞钱!”

说着说着,深圳女孩的闹钟响了——又到了看美股,看基金收益的时刻了。

博主震惊了,不由大呼:在北京十几年了!没有一个人和我去酒吧聊怎么搞钱!!!我也想有人和我聊搞钱!三十多岁了,啥他妈爱情不爱情的!

在这条有4万点赞的微博下,全国各地纷纷直呼:请赐我一个深圳女孩吧。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现在全国都知道了深圳女孩爱搞钱了。

在此声明:

“搞钱”是一个搞笑型的网络用语,它不代表、也不是用来形容深圳女孩物化势利等。请勿抬杠。

来深圳不搞钱,难道是来谈恋爱?

来深圳后听到一句话,没有梦想,何必深圳。

但深圳女孩却用行动告诉我们:来深圳不搞钱,难道是来谈恋爱的吗?

“深圳女孩”不是一种新现象,而是自古有着的“深圳传统”,因为在从很早之前,深圳就有“雌都”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大力推行“三来一补”的深圳,就吸引了大量女孩的涌入,江湖上一度传言,深圳男女比例高达1:7!

她们就是深圳第一代“打工妹”,而且是后来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那种——“他们都是外地来深圳的务工人员,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文中如此写道。

在深圳的“打工妹”中,以蛇口的“凯达妹”最为出名。那是在年,香港的凯达玩具厂到蛇口工业区建厂,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招募了近千名十七八岁的女工进行流水线玩具生产。当时,蛇口工业区与外商订立的劳务协议规定,每个打工妹每月元人民币,提供假期、宿舍和食堂等福利。

不仅是高工资高福利,深圳女孩还走在了潮流前线。由于凯达是香港企业,“打工妹”们经常能在厂里的便利店买到香港的一些午餐肉、公仔面、力士香皂等没有见过的“奢侈品”。此时,餐餐有鸡腿,出行有单车,还能穿上新潮的牛仔裤和泡泡袖衬衣的凯达妹们,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甚至连蛇口的海关男都看不上。

凭借着这种“搞钱”的本事,“娶女就娶凯达妹”一度成为深圳男生的梦想。

在此之中,有些深圳女孩不甘于成为“打工人”,她们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参加“深大夜校”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学英语的,也有学质量管理的,还有学财务会计的。深圳女孩,“充电”成风。

后来,从流水线退下来的深圳女孩们,有的买房,有的开始炒股,有的去创业。在《胡润女富豪榜》上,周群飞以财富亿元成为新一届内地“女首富”,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这位“女首富”,最初就是一位深圳打工妹。

可见,深圳女孩的“搞钱史”,是与深圳的发展史高度契合的。深圳女孩,其实是自古有着的“深圳隐形特产”。

搞钱,是深圳女孩的自我修养

高晓松曾说过一个段子:

“误入北京名媛圈,会认识某某的女儿,某某的孙女,以及各种军牌车;误入上海名媛圈,会结识某某夫人,某某太太,以及各种爱马仕;误入深圳名媛圈,会发现大量都是某总裁本人,以及各种慈善会。”

搞钱,是一个深圳女孩的自我修养。上到深圳买房群里,数以栋计的凡尔赛大妈;下到刚刚毕业进入社会,就学会“搞基”的小女孩(基金的基)。

其实,很多深圳女孩可能搞不到钱,但你不能不搞钱。这种氛围很重要,不能让深圳人一颗热爱搞钱的心冷却了!

“搞钱”虽然听起来有点粗俗,但这是在深圳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存在。举几个身边的真实深圳女孩例子:

勤劳的深圳女孩,往往有着多个副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xg/5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