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方读记三middotldq

《删繁方》读记三·“五体辨证”法

《删繁》中的辨证方法,极为丰富。大体有“五体辨证”“三焦辨证”“五劳辨证”“六极辨证”四种,且理论甚是独特。如“五体辨证”中的“热则应脏,寒则应腑”的理论,开启南北朝医家姚僧垣(年-年)制成名方“温胆汤”;“三焦辨证”中的三焦各有专属名称与病症;“五劳辨证”中的“虚则补子”的理论,遥承《难经》,与《辅行诀》别通;“六极辨证”体系,原创性不在仲景“六经辨证”之下。

“五体辨证”是指“皮、肉、脉、骨、髓寒热虚实辨证”,每一“体”,皆有实(热)与寒(虚)二端,各有其症状表现。具体是:

皮实者肺病热气;皮虚者寒气关格。

肉实者,坐平不动,喘气;肉虚者,坐不平席,身卮动。

脉实洪满,主心热病;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

骨实者,苦烦热;骨虚者,疼不安好倦。

髓实者勇悍惊热;髓虚者脑痛不安。

谢士泰认为“热则应脏,寒则应腑”故:

皮实者热,热则应肺;皮虚者寒,寒则应大肠;

肉实者热,热则应脾;肉虚者寒,寒则应胃;

脉实者热,热则应心;脉虚者寒,寒则应小肠;

骨实者热,热则应肾;骨虚者寒,寒则应膀胱;

髓实者热,热则应肝;髓虚者寒,寒则应胆。

“皮、肉、脉、骨、髓”之“实热与虚寒”各有对应的方剂,如下:

“皮、肉、脉、骨、髓”之“实热与虚寒”方剂表

皮实肺热

栀子煎:生地黄、生玄参、栀子仁、石膏、芒硝、大青、淡竹叶、茈胡、枳实、杏仁

皮虚大肠寒

蒴藋蒸汤:蒴藋根茎、桃枝菜、细糠、秫米、菖蒲根叶

肉实脾热

半夏汤除喘方:半夏、宿姜、细辛、橘皮、麻黄、石膏、杏仁、夜干

肉虚胃寒

五加酒方:五茄皮、枸杞皮、干地黄、丹参、杜仲、干姜、附子、钟乳床

脉实心热

升麻汤:栀子仁、子芩、泽泻、淡竹叶、芒硝、蜀升麻、生地黄

脉虚小肠寒

防风丸:防风、桂心、通草、茯神、远志、甘草、人参、麦门冬、白石英

骨实肾热

无方名:葛根汁、生地黄汁、赤蜜、麦门冬汁

骨虚膀胱寒

虎骨酒:虎骨

髓实肝热

茈胡发泄汤:生地黄、淡竹叶、栀子仁、芒硝、茈胡、枳实、黄芩、升麻、细辛、泽泻

髓虚胆寒

羌活补髓丸:羌活、桂心、芎䓖、当归、人参、枣肉、大麻子仁、羊髓、蒜、牛髓

《删繁》中的“髓病”,主要是精神不安的症状表现,髓实表现为“惊热”;髓虚表现为“脑痛不安”;髓实对应肝热,方用茈胡发泄汤;髓虚对应胆寒,方用羌活补髓丸。如此从肝胆论治精神病症,甚有学术特色。

近代经方实践家胡希恕先生善用柴胡剂合祛瘀血剂治疗精神病症,直接证实了《删繁》此论的临床有效性。茈胡发泄汤,在一派寒凉药中,配伍一味“细辛”,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羌活补髓丸中麻子仁,是出土秦汉经方常用的药物之一。麻子仁不单是润肠通便的作用,在《本经》记载(麻子仁)“补中益气”《别录》记载(麻子仁)“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是知麻子仁,有益气与活血化瘀之效。如《千金翼方》记载“麻子酒,治产后血不去。麻子五升捣,以酒一斗渍一宿,明旦去滓,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复服一升,不吐下。”

在出土医学文献与传世医学文献的对参下,需重新审视,每一味中药的功效。

怀危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xg/6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