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创新一朵民间奇葩之花
"古法创新"一朵民间奇葩之花
"逸品引子酒"
"TraditionalCreation"-AFolkoftheExoticFlower
"YiPingYingZiJiu"
ByHansChen
明代永乐官窑瓷胎掐丝填彩海水纹五龙梅瓶
出于对古代艺术品爱好和欣赏,有了对古酒的认识,
也就对古酒产生了一些兴趣,央视过来拍摄一段专题片了。
中国古酒中体现了很多人文理想的东西,有很多功能性的酒种,历史上所记载的古酒釀造的内容非常之多。评价酒的好与次,主要还是反映在口感和饮用之后的感觉上,以及饮用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健康效果上的变化。作为"古法创新",本人认为当下还需要进一步地采用现代科学的工艺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科学利用和科学验证,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才能体现创新。作为局外人、谨祝本节目主题之"古法创新"这朵民间奇葩之花在"追溯"源本的道路上更添色彩、更引人瞩目... 。
以下是央视拍片的文字脚本内容,由于编审机制要求,所有文字内容必需通过审核才能开拍,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些进步、这对民藏就是一种鼓励。虽然还不知道专题片将何时播放,但其文字内容就让大家先睹一下。
元代珐华彩人物故事双狮耳罐
[CCTV"发现之旅追溯栏目"]中国酒文化节目
-"逸品引子酒"
(拍摄文字脚本)
主持人外景拍摄
大片头:
第一部分开篇
主持人台词1: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我是主持人竟戈,中国文化艺术有着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文化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在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推动文化艺术品及古代艺术品收藏的蓬勃发展和保护。历史上每一个昌明的时期,即是文艺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期。历代统治者在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总要大量搜求艺术品,以充实内府收藏。而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是对政府收藏的有力补充,他们是参与收藏的另一支生力军。今天我们栏目组来到了江苏省南通市,据说这里有一位私人收藏家,他的藏品听起来不新鲜,但如果给这些藏品加上期限的话,那应该说非比寻常,他究竟收藏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第二部分酒的起源
第二场
解说:江苏省南通市的狼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我们要拜访的收藏家就藏身于此,然而令我们不解的是,一般的收藏家都将自己的藏品束之高阁,但这位收藏家的藏品却随处可见。而让我们更为惊讶的是,他的藏品不仅是用来欣赏和把玩的,还是用来品尝的。这就是中国饭局上的标准配置,杯中酒。
解说:酒,既神秘又奇特,具有无限的诱惑力。说起收藏酒,近几年在各大媒体上都出现过高价收藏现代名酒的报道,这说明酒不但可以品尝,而且还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然而这些现代名酒与今天要说的酒相比还就不在一个等级了。
陆总:我在近二十年里收藏的各种酒主要是唐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其中以宋代的酒居多,大概得有几千件原装原封的酒吧。
解说:中国的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距今年到年的碎陶片,上面还有一些固体残留物。分析结果显示,陶器盛放过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混合发酵而成的饮料。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存在最早的酒的证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实物。
考古研究结果年12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之后,很快就有美国一家釀酒公司按照其古人的配方研发出新品啤酒并推向市场,引起轰动。
解说:早在年,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枣园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樽凤鸟金钟,所谓金钟,指的是古代一种盛放水或酒的容器,这种造型的青铜器,对于历经了十三朝的古都西安算不上稀罕,但当考古人员,掀开凤鸟金钟盖子的时候却在视觉和嗅觉上受到了双重的震撼,多年前给墓主人陪葬的美酒,多达26公斤,竟然没有挥发保存至今,而且酒香四溢,由于酒长时间被青铜器包围,铜离子渗透到酒里变成了蓝绿色,显然此酒不能享用。
那么陆先生收藏的如此久远的古酒,现如今还能使用或饮用吗?
陆总:在对古酒作了细致的研究和检测之后,发现那些原装原封古酒依然还是活性的,可以用于新醸发酵。像我刚才喝的就是宋代的古酒,这种古酒倒出来之后,在酒杯里会发现有明显的挂杯,比较粘稠,口感非常好、入口即化、往下咽的时候非常的顺滑,醇香的味道非常的悠长。
第三部分酒的品鉴
解说: 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陆先生的部分藏酒,从外表来看酒容器的大小、颜色、图案都不相同,那在这华丽外衣的背后又如何见证它的沧桑岁月呢?
陆总:鉴别它是古酒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看,后测、再品。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学问,首先看,不同时期的酒器,它的形状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我手里面拿的这瓶酒是宋代咸平年间的,下限也有多年了,这个釉叫乳浊釉,实际上就是珐琅、五色彩的前身,这个青花呢是釉上的,其他的颜色是釉下的。它的产地应该是北方窑口的。
解说:在各个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各有特点,元代最具代表的是元青花,明代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稀世珍品。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包括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珐琅彩等都是成功之作。
陆总:第二个步骤就是品,在品的时候要先闻,古酒由于经历数百年漫长岁月,酒中的很多有机物质发生了缓慢而巨大的变化,它经过几百年甚至千年挥发、沉淀再挥发、再升华后依然存在的东西,在闻时,由远而近,让香味慢慢飘进鼻腔,其古酒醇厚的味道就能沁入心脾。在品的过程中没有辣舌,辣喉的味道,酒味非常的饱满,当喝下去的时候,浑身发热,不上头,身体会感觉很舒服。这就是俗称的琼浆玉液。
解说:由于古代特殊的酿制技术,不同于当今的酿造方法,加之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古酒和新酒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
主持人台词2:在翻阅了关于中国酒文化的书籍中不难发现,我国的酿酒技术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着重要的突破。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四部分酿酒技艺、酒与文学创作
解说:唐宋酒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进,制曲技术和酿造技术在理论上和工艺上均有突破,出现了《北山酒经》,是继《齐民要术》之后,最有价值的酿造著作。烧酒的推广是元酒的一大贡献,《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到了明清制曲技术之高,酿酒技术之精,规模之大,品类之众,理论总结之全面,而系统方面大大超过了历代。(古人对制曲的各种工艺技术都有详细的研究;现代制酒主要有四大体系:黄酒、葡萄酒、啤酒和白酒,前三种属于酿造酒,后者为提纯蒸馏的酒;而古代文献中有文献记载各种酒曲的制作方法、配方都非常详细,如有:菴曲(分四种曲)、风曲(分四种曲)、爆曲(分五种曲)等十几个种类;为了在饮酒的同时从酒中的到滋补养身的效果,古人在制曲的过程中加配中草药材,如:白术、川芎(Xiong音"兄")、白附子、木香、桂花、官桂、防风、丁香、人参、天南星、槟榔、丁香、肉豆蔻、生姜、川乌头、甘草、苍耳、桑叶、赤豆、绿豆、辣蓼、茯苓、枸杞等等;加入这些中草药的原因是古人知道它们当中含有丰富的有利于维生物生长的维生素,可以促进酒曲发酵,同时又有"曲用香药"之效果、以釀酿造出风味独特的成酒来。由于大量的中草药材包含着一定的植物胰岛素、植物碱、生物酶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的生物、矿物元素及发酵后菌种产生的各种氨基酸、肽类物、低聚糖、有机酸、无机盐、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份;古酒中一定还包含了现代人所讲的对人体有益的其它,如:钾、钙、镁、锌、硒等的微量元素;(当使用不同的发酵原料如:谷物类、果物类、薯物类、豆物类等时,最后酒中的成份会有不同;所见古酒中可能以谷物类原料为多);因此很多人饮用古酒之后、一些身患疾病的症状不知不觉地就消失了、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和惊讶、但这并非传说恰是事实。除了古酒中原本古人添加了一些中草药成份之外,更重要的是古酒中的复合药份和营养成份对人体的微循环系统起到一定作用、人体器官的微循环得以改善、器官的功能因为细胞再生而得到了恢复。在陆先生这里、我们实地看到了很多品种的古酒、例如:虎骨酒、灵芝酒、穿山甲酒、血莲酒、海马酒、熊胆酒、女儿红酒、马奶酒、石冻春、等有各个年代的各种补酒)。
解说:《水浒传》是部英豪云集的巨著,施耐庵笔下的将,个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人士,连几位女将也不例外,位大碗喝酒的水浒将领,使《水浒传》处处洋溢着酒的芳香,而其中的故事情节,我们在陆先生收藏的酒器上也有了重要发现。
陆总:你们现在看到的是这些酒器是元代的,上面绘刻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情节,有水浒将人物故事情节,这也进一步的说明了在古代装酒器上体现了文学艺术创作、对确定文学创作的年代也是重要的依据。
解说:在陆先生这里、我们还看到古代人物故事为瓶器装饰的古酒、例如: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十二生肖、封神榜、西游记、红楼梦、岳家将、三国演义等。
第五部分古酒的传承
解说:在陆先生的家里发现的历代古酒让人瞠目结舌,高达一米到一米五的酒器更是随处可见,然而这样巨大的酒器,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年7月2日,香港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与陆先生酒器一模一样的法华彩龙纹带盖梅瓶拍出了高价,这梅瓶怎么到了陆先生这成了酒器了呢?
陆先生:过去大家都以为梅瓶是用来插花的,不是用来放酒的,因为梅瓶这个名字让老百姓有这个误解。梅瓶的瓶形大概从唐代开始就有、因为其器形特点、口小肚大所装容量大、口小适合存放酒类饮品而不易挥发、保鲜效果好、肚大适合捧拿、形状讨喜.... 、有女性特征... 。
解说:陆先生因为收藏古酒,在全国收藏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地更是这样,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拜访的客人,他总是热情的欢迎。要想了解他对古酒的痴迷,还要从这瓶古酒开始说起。
陆先生:这是我收藏的第一瓶古酒,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开始我也不太相信,曾经也怀疑过,但我对古瓷器的收藏,认识这东西、看到这种酒器的时候,我看到它的釉料和颜色、胎料和工艺,我觉得靠谱。
解说:也正是从这瓶酒开始,陆先生对于古酒的收藏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出于对古酒的好奇,并通过从千百种古酒中精挑细选,成功地研制嫁接出使用各类古酒作酒母、适合商业推广的新品《逸品引子酒》酒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酒的先天资源劣势,从而达到酒品一致的效果。
陆先生:我收藏古酒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大部分是我自己在全国各地收的,少数是朋友给的。我通过这种方法,希望让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美酒能够走得更远,这是传承古代文化遗产并将中国的酒文化发扬光大的事情,确有这种意识!
主持人台词3:从开始遇见第一瓶古酒到现在,陆先生不但收藏古酒,也在不断研究古酒,我们在这里也祝愿陆先生收藏的古酒能够被更多人了解与认识。并为中国酒文化不断传承,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好感谢收看本期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CCTV专题节目脚本
注:采访陆先生基本上是自由发挥地发言、及藏友交流因节目时间限制、故文字内容以央视节目最终审定剪裁的为准。
附件: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
本人有关文载:
谈谈对古酒的认识和理解–记实饮之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zf/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