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地方志牛豆台,一府九县龙王庙
一府顺德府(邢台市),九县邢台县、沙河(市)县、南和县、平乡县、广宗县、唐山县(尧山县、隆尧县)、巨鹿县、内丘县、任县。
对于邢台地区本域的村落与山脉还是知道的不够详细,以至于每周选择出行路线有些艰难。此次出行,是去邢台县路罗镇的一个小小的山村,东沟村休闲环绕(就是到村庄附近山上转一圈又回到村里)包饺子。
大部队包饺子这个活动,以前也参加过多次,但很少有跑这么远的路程还继续坚持包饺子的情况。包饺子是个集体活动,徒步登山的话,肯定要有一部分友友牺牲自己这个周末仅有的徒步时间为大伙辛勤努力的去付出。在此感谢每一位能让徒步归来的勇士们吃上热乎乎饺子的友友们!为你们点赞!!
这次徒步登山活动经过牛豆台村。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村落我未曾来过,当了解到这个村庄的历史传说故事,才想起我儿时翻遍的那本书《邢台县民间传说故事集》里记载的两个关于牛豆台村庄的传说故事。
牛豆台村名由来据老辈儿人讲,这里森林茂密,山中老虎常进村伤害村民的牲畜。李氏村民喂养着一头牛,勇猛无比,多次进山与老虎展开搏斗,不分胜负。李氏发现老牛经常归家时满身伤痕,遂跟踪观察,才发现老牛去山中去老虎搏斗。李氏为了消除虎害,想出一个办法,在两只牛角上各绑一把尖刀。老牛终将老虎杀死,为百姓除了一害。村民们吃虎肉泡虎骨酒,把虎皮剥下搭在村西一块巨石上。老牛看到石上上的虎皮,以为猛虎又来,奋蹄疾驰挺万钧之力,一头撞在这块大石头上而死。为纪念老牛除掉猛虎的故事,村子取名为“牛斗台”。斗和豆同音,后来演变为“牛豆台”。这就是牛豆台村村名的由来。
二月二、祭龙母牛豆台祭龙母的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说,九龙圣母原为山村的一名村姑。一天,到村南的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从上游漂来一个桃子,就顺手捞起来吃了。之后,村姑的肚子就一天天大起来,就像怀孕一般。村里闲言碎语多了起来,父母也以为她在外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情,在一顿训斥之后,把村姑送到深山里去,让她自生自灭。时间一长,家人念起山中的村姑,前去看望,当家人来到一座山洞,见村姑已经死去,有九条大蛇(龙)围绕在村姑身边。这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巨蛇托起村姑腾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这件事在村里迅速传开,村民才明白,原来村姑是圣母,生了九龙,并在村南盖了庙,立起了九龙圣母的神位。
以后每年的二月二或者大旱之时都要祭祀九龙圣母,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龙王庙前碑刻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李姓居民从李演庄村迁移至此,后来居民宋、赵、王、刘、卢迁移至卧龙岗一带。清乾隆中期佛教盛行顺德府官员来此烧香拜佛许下一府九县大会。每年二月二祭祀龙王庙会香客可以从牛豆台村排到麦香湾一带,可见当时香火丰盛。文革时期曾一度中断,年祭龙母活动又兴盛起来。(碑刻有些地方很模糊,只能描述个大概)。
穿过路罗镇北行,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连绵起伏,大概五公里左右就到达了牛豆台村。邢汾高路就从村口横跨而过,一条太行天路穿越山巅,不时有车辆呼啸而过,打破了村庄独有的宁静。
前往东沟村的路通不了大车。刚下车,首先看到就是村口阁楼,阁楼上的庙宇里供奉着关公。
村庄依山而建,村前一条小河。这里的房屋建筑也是太行山地区独有的石板房,只是这种黑色的板岩石材,确实并不多见,古老又极具特色的一个古村落。
阳光有些刺,手机拍摄功能确实难以在逆光情况下把村庄拍摄清楚。
这几间仓库样式房屋,一位老乡介绍说,是70年代军火仓库。
顺着山谷中的小路继续前行,就是路罗镇最小的村庄,东沟村。
(东沟村环绕登山,篇幅太长故分成两篇)
下午返回到牛豆台村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房前庭院里那金黄的玉米垛,玉米打垛这种储存方式山区经常见到,平原地带基本上是脱粒储存。
下午被阳光照射下的村庄一角。看到那条邢汾高路么?
穿过村庄的小溪。
距离返程时间还早,特意去村里转了转。二层石板房,看样子也是很少有人居住了。
这可老槐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
一府九县龙王庙。
卧龙桥。
天气渐冷,村庄也显得有些冷清。冬季没有下雪的日子,远方也不知道哪里好玩,当然看冰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周末出游主要以锻炼为主,当然也要尽力为大伙寻找一些好玩,值得一玩的地方和骑行路线。邢台——邢左公路——路罗——牛豆台——大戈廖——前南峪——将军墓——野沟门——西黄村——返邢。也是条不错的骑行路线哦!
您只需负责阅读我们负责新闻最大的媒体2018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zf/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