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药酒的小技巧给你健康的药酒
选酒小技巧
药酒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就是酒,所以选好酒、选对酒对于跑出来的药酒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5°—70°的酒
之所以将药物浸泡的在酒中,那是因为酒中的酒精,能够比水更好的溶解药品中的部分有用的有机物,而酒水中既包含酒精又包含了水,所以对于药物的有机成分挥发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选择泡药酒的酒时,不能酒精量过低,也不能酒精量过高,那就要选择浓度合适的酒来泡药酒。因此,选择酒的度数在55°—70°之间的酒,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的有效成分。
按用法选酒
药酒的使用一般分为内服、外用、内外兼用三种情况。所以,在选择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使用人对酒精的耐受情况。如果是内服的药酒,使用人平时不喝酒、或是喝酒易醉的人,就该选用酒精度第一点的酒,如果是外敷的药酒,就可以选择酒精度高一点的酒。
而在配合药材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酒精度适合的酒。像是杨梅、杨桃等泡药酒,就可以选择一些酒精度中低的酒。如果是炮制蛇、蝎等带有细菌的药材,就该选用酒精度高一点的酒,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白酒最宜泡酒
酒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白酒、米酒、黄酒、红酒、果酒等等,在选择泡药酒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白酒,然后是黄酒。
因为白酒的口味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同时白酒是比较不易变质的酒品,在泡药酒的时候,一般浸泡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建议选用白酒。
如果想要适当掩盖药品的味道,使得药酒更加好入口,那么可以选择黄酒或是米酒进行泡药酒。因为黄酒或者米酒对人体的刺激较小点,泡成药酒后的浓度稍低点,这样更有利于不能喝酒的人服用。
选药小技巧
对症下药
药材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药酒的疗效,更加决定了你使用药酒后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我们在选择药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及疾病症状,找有名气、正规的中药店对症下药的配中药药方,这样才不会吃错药、用错药,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去除杂质
虽然说在中药店买的药材多是经过炮制的中药,但是我们在泡药酒之前,一定要先将药材清理干净。将药材中的杂志挑选出来清洗干净后晒干再泡酒。
如果药材是动物的尸身,则需要先将内脏、有毒的部分去除,然后清洗干净。待水分晾干后,放在烤箱里将药材烘干,因为这样既可以保证去除尸身中的水分,增加药效,又可以起到杀菌灭毒的作用,从而保障药酒的口感和疗效更佳。
完整大块药材最佳
在泡药酒的时候,应该尽量保证药材的完整性,将整根药材放入酒中,尽量不把药材磨研成颗粒。
因为颗粒状的药材,会使酒变得更加浑浊,服用的时候不利于消化吸收。同时颗粒状的药材在酒中挥发的更快,药酒的浓度会更高,容易造成部分人耐受不了的情况。
浸泡技巧
浸泡药酒的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将药材直接放入酒中浸泡的方法。其中根据药材的种类和疗效又分为冷浸泡、热浸泡和渗漉法等多种方法。今天,小编主要讲选择常用的冷浸法和热浸发的技巧。
冷浸法
对于单味药或者是味数不多的药物,一般选择的是冷浸法。根据容器和容器瓶口的大小,适当将药材切制加工,然后放入酒器中密封浸泡。
浸泡的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疗效,以及酒量进行具体的考量。浸泡的时间一般为7天至一个月。而像蛇酒、虎骨酒等药酒则需要浸泡3个月至半年以上,才可以饮用。
密封后的酒器应该放在背阴避光处,开始每天摇晃酒器1次,等1个星期后每周摇晃酒器1次。待药物的有机成分挥发出来后,就可以取清酒液饮用了。
热浸法
热浸法就是以冷浸法为主,在酒器封闭好后,就酒器放在蒸锅中,蒸上30分钟,然后放冷后,存储在阴冷避光的地方。
将药酒加热后浸泡,更有利于部分难挥发的药材,更好的将有机成分挥发出来,起到更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老中医的药酒配方
首乌牛膝酒
组成:何首乌50克、牛膝50克、熟地黄50克、赤芍30克、低度白酒毫升。
制作:我们将上面的一些中医研成粉末状,然后装在细纱布袋中让口封好,放在装有白酒的瓶子里面泡一会儿,一个月作用的时候就可以开封了。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补血、乌须黑发。
适用范围:适宜身体虚弱、皮肤萎黄、便秘、须发早白等症。分析:何首乌和熟地黄均属于补血类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所导致的面色姜黄、头晕目眩、身体虚弱,服用后能够活血养血,对月经不调等血症均有明显的功效。赤芍归入肝经,服用后能够凉血止痛,是治疗各种血症的理想药材。本方适宜日常滋补用。
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
注意事项:感冒发烧、孕妇、脾胃虚弱、腹泻者禁服。
益气复元酒
组成:党参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龙眼肉50克、桂花60克、冰糖克、黄酒毫升。
制作:先将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包好,放入黄酒中密封浸泡10日左右,开封后,取出药袋,将酒中的药渣滤清,再放入冰糖,一周后即可饮用。
功效:安神催眠、健胃消食、乌发养颜。
适用范围:适宜脾胃虚弱、四肢乏力、须发早白等症。
分析: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二经,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之功效。茯苓服用后能够利水消肿,安神健脾。熟地黄主治肾阴不足,潮热盗汗等症。以上诸味合用有健胃消食,润泽秀发、安神静心之功效。
服法:每天喝一次,每次喝15毫升的样子,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喝下去。
注意事项:脑溢血后遗症者禁止服用。
丹参通络酒
组成:丹参30克、杜仲30克、川芎15克、低度白酒毫升。
制作:将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装入纱布袋中裹好封口,放置于装有白酒的酒坛中,密封浸泡两周左右,启封取出药袋,过滤药渣直至酒液澄清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筋络、安神宁心。
适用范围:适宜脑血栓、冠心病、心情焦躁等症。
分析:丹参性寒味苦,归心、心包、肝三经,其功效为:活血化瘀、补血安神,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疮痈肿痛、失眠心悸等症。杜仲有补肝益肾、强健筋骨、安胎之功效,对肝肾不足、肌体无力、胎动不安等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配以川芎能够通达气血,川芎被誉为“血中之气药”。本方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温服。
注意事项:服用本药酒时,不宜食用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参归益寿酒
组成:当归10克、白芍6克、熟地黄12克、川芎4克、人参3克、白术9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五加皮25克、红枣12克、核桃肉12克、糯米酒毫升。
制作:将以上药剂研磨成末,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将药袋放入酒坛内,加入糯米酒,然后将酒坛隔水加热一小时,冷却后密封坛口,三周后启封取出药袋,过滤药渣,酒液澄清后即可饮用。
功效:促进食欲、固肾安神、滋阴补血。
适用范围:适宜食欲不振、不育、气血亏虚等症。
分析:当归性温味甘,归心、肝、脾三经,有活血补血、润肠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血虚、月经不调、腹痛、便秘等症。熟地黄性温味甘,也属于补血类药物。核桃肉能够滋阴润燥,适合于便秘等症。以上诸味合用,有促进食欲、固肾安神、滋阴补血之功效。
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项:孕妇、阴虚火旺者禁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zf/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