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1938郭沫若的文艺抗战

今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将举行盛大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这个纪念日,将再一次激发全民族对于抗战这个既伤痛又骄傲的历史的记忆。我们既不能忘却民族的、集体的、人民的强大力量,也不能忘记个体英雄无私的付出,那些在后方默默奉献、以另一种方式参与抗战的人更不能忘记。

时间过去了很多年,郭沫若以及他领导的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部第三厅的文艺抗战功勋正在被人所遗忘,郭沫若本人也被泼着越来越多的脏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郭沫若于抗战的贡献,自有历史和人民的公议。诚如郭沫若本人为同仁张曙所撰挽联所昭示的内心一样,那种责任感、那种同仇敌忾、那种爱国情怀,是无法表演出来的:

一片血模糊,辨不出哪是父亲,哪是女儿;父女共捐躯,剩有管弦传革命;

连年战艰苦,端只为救我国家,救我民族;国民齐努力,誓完抗建慰忠魂。

蜀山书院今日特择发作家张花氏整理的史料,以还原这段特别的文艺抗战史,并以此向为抗战献出生命和热血的人们致敬!

一.陈诚电招郭沫若牵头组建三厅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远在日本避难的郭沫若毅然离开敌国,回到国内。

年元旦,郭沫若收到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部部长陈诚的电报:

有要事奉商,望即命驾,陈诚。

郭沫若坐火车去武汉,见到了十年不曾见面的老朋友周恩来、叶挺等人,从黄琪翔、周恩来和陈诚那里得到消息,是要他承头组建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部第三厅,主要负责针对全民和敌国的宣传工作。

郭沫若当即拒绝,说:“我一旦做了官,青年们是不会原谅我的。”

周恩来的态度是明确的,他说:考虑是可以的,不妨多听听朋友们的意见,在必要上我们也还得争取些有利条件,但我们可不要把宣传工作太看菲薄了,宣传应该把重点放在教育方面去看,我倒宁肯做三厅厅长,让你做副部长啦,不过他们是不肯答应的,老实说,有你做三厅厅长,我才考虑接受他们的副部长,不然那是毫无意义的。

周恩来这段话入情入理,郭沫若的态度就开始转变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诚三次拜访郭沫若,甚至都急了:你的大名是连借用一下都不允许的吗?

年2月6日,陈诚请吃饭,郭沫若去了才知道是第一次部务会议,讨论《政工人员信条》,里面有一条“在彻底从事抗敌救亡的原则下精诚团结,全体人员不得以个人或所属党派利益为本位,从事个别活动。”郭沫若看到国民党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在正式的文件中第一次承认了“党派”。

郭沫若发言说:我不是以第三厅厅长的资格来说话,我是以一个朋友的资格来说话。宣传工作需要各种专门家,但大体上都不是国民党党员,假使以“一个主义”衡量,连一打都找不到。他提了三个要求:一、先拟定工作计划,按计划执行;二、人事上须有相对自由;三、经费须确定。

然后就去了长沙。

陈诚来了几次简短的电报,甚至说:要等郭沫若回去,三厅才开始组建。副部长黄琪翔也来了几次信,威胁说,将来的历史也不会宽恕你的。

郭沫若肯定经历了一番很大的矛盾,有一晚喝了虎骨酒,醉了,骂身边每个人都是政客,还狠狠地打了自己三个耳光。

于立群带来了周恩来的信,田汉甚至说: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都是劝他接受这个职务。

郭沫若问陈诚:事业费需要多少?请指示一个范围。

陈诚回答:国防军少编两军人,你总会够用了吧?郭沫若,这个在十年前不假辞色把蒋介石钉上耻辱柱的学者,现在与蒋介石共事全力投身到文化抗战的工作中去。不得不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他们都做了正确的选择。

二.第三厅的组成

陈诚的国防委员会军事政治部第三厅,下辖两个处,依顺序为第五处、第六处。

第五处为动员工作处,处长胡愈之。一科为文字编纂科,科长徐寿轩;二科民众运动科,科长张志让;三科总务和印刷科,科长尹伯休。

第六处为艺术宣传处,处长田汉。一科戏剧音乐科,科长洪深;二科电影制放科,科长郑用之;三科绘画木刻科,科长徐悲鸿。

徐悲鸿受命来到武汉,因不熟悉情况,找到了政治部总部,受了气,走了。

后来又增加了第七处,对敌宣传处,处长范寿康。一科为设计和日文翻译科,科长杜守素;二科国际情报科,科长董维建;三科日文制作科,科长冯乃超。

整个三厅的编制有多人。附属孩子剧团、抗战宣传队四队、抗敌演出队十队、漫画宣传队一队,雇员、公役、卫士等,加在一起共在人左右。第三厅办公地点设在武昌西北角的昙花林。

孩子剧团是郭沫若最为







































白殿疯早期症状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zf/6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