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遗西关正骨黔行,贵州百姓点赞
近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关正骨”的保护单位广医院携医院共建的“‘西关正骨’医院传承工作室”揭牌成立。该工作医院继“西关正骨”医院、医院传承工作室后,在对口帮扶地区建立的又一个传承工作室。
广医院携医院共建的“‘西关正骨’医院传承工作室”揭牌成立。
西关正骨解决当地百姓关节“痛点”
去年9月起,广医院与贵州省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贵州俗语有云,“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贵州省毕节金沙地处山区,天气潮湿寒冷、常年阴雨连绵,老百姓多以务农谋生;加上喜好喝酒、打火锅和爱吃酸性食物、豆类制品的饮食习惯,关节僵硬冷痛、关节肌肉劳损和痛风性关节炎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头号大敌”。针对这些病症,西关正骨用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游灸罐、易罐缓解关节挛急痹痛;用特色手法和浮针疗法改善关节肌肉劳损;用特色制剂“三黄二柏散”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而且我国传统中医药具备“简便验廉”特点,基层老百姓接受程度高,能较好地避免健康扶贫“水土不服”问题。
对口帮扶以来,医院深入总结当地常见、多发的骨关节疾病,因地制宜,开展了多项西关正骨特色诊疗技术和中医适宜技术,其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这些特色中医技术受到当地医护人员和患者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帮助医院实现了明显的业务增长,中医治疗占比由31%提升至50%,用药占比下降至3.5%,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为该院中医特色治疗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西关正骨”、广医院帮扶团队获赠金沙县当地患者锦旗。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破解当地人才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问题,医院先后派出“西关正骨”代表性传承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担任医院医疗总监、康复科主任、护理部副主任等职务,长期驻扎金沙县开展帮扶工作,着重从人才培养入手,解决根本问题。在短短9个月内,驻守人员便开展了县级培训班1次、院内大型培训2次以及科内业务学习21次等,在医院针灸康复科组建了青少年脊柱侧弯诊治疗团队,多管齐下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西关正骨”代表性传承人、广医院正骨科主任卓士雄运用西关正骨特色手法为患者治疗。
今年7月7日至10日,荔湾区卫生健康医院、医院赴金沙县开展医疗卫生帮扶活动。同时,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关正骨”代表性传承人、广医院院长孙振全为“‘西关正骨’医院传承工作室”落揭牌。工作室将充分发挥“西关正骨”中医非遗特色优势,以实现医疗技术帮扶为目标,通过传统中医药的师带徒方式,为金沙县培养一批中医骨伤技术人才,将西关正骨“简便验廉”的特色诊疗技术扎根基层,切实提升当地骨科疾病诊治水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多通讯员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吴多通讯员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魏丽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gjzc/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