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博士后谈中医养生之解酒养生
日常生活中人难免会有应酬,喝酒。有时,如果没有好好地把握自己的身体状态和酒量,就有可能出现醉酒现象。
醉酒让人特别的难受,而且对身体造成许多的危害。因此,如果我们能掌握好一些解酒的方法,并针对性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理,就将酒对身体的伤害减轻。
酒可入药,《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少量饮之,能通经络,活血脉,解疲乏,对身体有益;多饮则会“酒醉”、“中酒毒”,现代医学称为洒精中毒,对身体十分有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人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陨命。其害不可胜哉。”
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表现为体力增加,记忆力增强,胃肠消化力提高。
自古以来,人们对酒的评价毁誉参半。酒究竟对人体有无好处呢?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酒对人的健康至少有以下六大好处。
(1)酒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剂白酒由于含醇量高,人体摄入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营养价值有限。而黄洒、葡萄酒、啤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黄酒中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所含多种多量的氨基酸,是其它酒所不能比拟的。如加饭酒(黄酒)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而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葡:萄酒含有葡萄糖、果糖、戊糖等糖类和多种氨基酸,含有维生素C和D,接近于新鲜水果,此外,还含有各种有机酸、矿物质。啤酒,除了3.5%的酒精以外,一般含有5%的碳水化合物、0.5%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同时,1升啤酒可供人体产生大卡的热能,与4只鸡蛋或克牛奶近似。因此,啤酒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可见其营养之丰富。 (2)适量饮酒可促进消化当代中国著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在总结适量饮酒的好处时指出,酒能助食,促进食欲,可多吃菜肴,增加营养。一位从事内分泌研究的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人们在适量饮酒60分钟后,测量其体内胰液素的含量。他发现人体内胰液素的含量比饮洒前明显增多。胰液素是胰脏分泌的消化性激素,它对人们的健康是很有利的。在步入中年以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就开始降低。如果饭前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胰液素的大量分泌,胰液素又可促进人体消化系统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中老年人饭前适量地饮酒可以弥补消化功能低这一缺陷。 (3)适量饮酒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血管疾病前些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对2万人进行了4年营养同血压关系的调查发现:酗酒者血压最高,其次是不饮酒的人,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适量饮酒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而且具有防止心肺病发作和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英国政府的一医学研究会,在分析了18个西方国家有关死亡原因与饮食关系的统计图表后,发现果酒的消耗量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之间有着引人注意的关系。这些国家中,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最低,而正是这两个国家年人均饮果酒量为25加仑以上。相反,美国人处于图表的另一端,他们饮果酒较少,因此患心脏病的人很多。饮果酒更少的芬兰人的心脏病发作情况,则比美国人还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最近几年来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35—44岁的男子增加了60%,而3l岁以前的年轻人增加了15%以上。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病。适量饮洒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4)酒能加速血液循环,有效地调节、改善体内的生化代谢及神经传导古代中医很早就知道酒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将酒中加泡药材,制成各种药酒,如虎骨酒、冯了性酒、史国公酒等,能治愈许多病症,如关节炎、神经麻木等。跌打损伤,多用白酒进行外部揉擦,散开瘀血,解除病痛。 近几年日本盛行一种酒浴。每当入浴时,向浴水里加入约0.75公斤饮浴两用的特效酒,便会使身体异常暖和,浴后皮肤光洁如玉。研究发现酒浴时洗澡水中酒的成分对全身皮肤是一种良性刺激。。酒浴对一些皮肤病、神经痛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再加上简便易行,所以作为一种保健方法已风靡日本。 (5)酒的陶醉作用能够缓和人的忧虑和紧张心理,增强安定感,提高生活的兴趣,对老年人尤其如此。如果人长期处于孤独和紧张状态,就很容易生病,而适量饮酒能使人精神愉快。 (6)适量饮酒能延年益寿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研究显示,适量饮酒比滴酒不沾者要健康长寿。适量的酒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防止心脏病,减少动脉内胆固醇的累积。对老年人而言,少量的酒是健身的灵丹。美国波土顿的一家老人院自从每日下午给老人供应啤酒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可以自己行动的人数从21%陡增到74%;服用强效镇静剂的人则从75%降为零。美国一大学生物统计学者为证实这一事实,以94对兄弟为对象,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这94对兄弟中,每对都有一人适量饮酒,而另一人滴酒不沾。结果表明,适量饮酒者要比不饮酒者长寿。最后由于不饮酒的那组对象都已去世,追踪调查才不得不终止。调查同时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较低,即使曾经饮酒后来戒酒的人,也要比从不饮酒者患心脏病的概率低。 饮酒适量而长寿者,在中国并不少见。如著名中医姜春华教授,学术有创见,治病能妙手回春,著述逾上千万字。在他高龄时,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兼上海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和国家科委卫生顾问数职。他对酒有特殊好感,年轻时,他以酒酌文,酒后即能下笔千言,洋洋大观的学术论文发挥自如;年届花甲后,他与“液体面包”结下不解之缘,每餐一瓶,以此自疗冠心病、糖尿病,竞颇见效验。 然而过度饮酒甚至醉酒对人体有着诸多的危害,现代医学认为,饮酒对人体的危害首先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饮酒之后首先出现兴奋状态,但这种兴奋是大脑抑制功能减弱的结果。此时饮酒者的辨别力、记忆力、集中力及理解力等减弱或消失。第二,高浓度的酒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因此喜饮烈性酒者多患有慢性胃炎。第三,乙醇在肝内分解,大量饮酒增加肝脏负担,对肝造成损害。另外,饮酒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炎等的发病也有关系,酒精会杀死精子,从而影响后代的素质,会导致胎儿畸形,自然流产率增高,因此新婚夫妇及孕妇都不能饮酒。
张烨博士后提醒各位有饮酒嗜好的未准粑粑麻麻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前最好戒酒3个月再准备怀孕是相对安全的。
下面张烨博士后来教大家几个简单、快速又有效的解酒方法~
1、甘蔗汁
做法: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
功效:解酒止呕。用于醉酒后头痛、干呕、口渴及口臭等。
2、蜂蜜水
做法:将适量蜂蜜置杯中,温开水冲服。 功效: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3、芹菜汁
做法: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
功效:芹菜中富含维生素B,能有效地分解血液中的酒精,对消除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有非常好的功效。此外,还等帮助缓和肠胃,对酒后脸红的人有特殊的缓解功效。
4、番茄汁
做法:番茄切小块,榨汁饮用。
功效: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促进酒精分解吸收,一次饮用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5、橄榄
做法:直接食用或加冰糖炖服。
功效:醒酒、清胃热、促食欲,能有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
6、浓米汤
做法:洗米水沉淀后,倒去上面大部分清水,剩下的放锅里煮开5分钟左右,可加入适量白糖效果更好。
功效:浓米汤里含有多种糖及B族维生素,有调和解毒醒酒之功效。
7、酸奶
功效: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8、西瓜汁做法:西瓜榨汁,直接饮用。
功效: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
9、水果沙拉
做法:将香蕉和梨一起切片,拌入沙拉酱或酸奶均可。
功效:香蕉和梨中含有丰富的果酸,果酸能中和酒的代谢物乙醛,既可口美味又能解酒。
10、中药醒酒
(1)葛花解酒汤(源自《滇南本草》):葛花、厚朴、神曲、藿香、麦芽、白芷、柴胡、枳壳各10克,用淡竹叶水煎服。烦热明显的,加栀子6克;胃寒较重的,加砂仁6克。
(2)橘皮醒酲汤(源自《饮膳正要》。酲,指喝醉了神志不清):香橙皮24克、陈皮24克、檀香8克、葛花12克、绿豆花12克、人参3克、白豆蔻仁3克、盐9克。水煎服,治疗酒醉不解,呕噫吞酸。
(3)豆蔻良姜汤:高良姜12克,草豆蔻15克,茯苓30克,人参30克,青皮12克。理气除胀,降逆止呕,解酒。用于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但过度饮酒伤身,还是不要贪杯噢~最后提醒大家,醉酒后切勿乱服“醒酒药”,醒酒药可以暂时摆脱醉酒症状,但实际上却可能将醉酒时间延长。
好消息:
张烨博士后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自创了中药验方解酒露,在临床上行之有效,可以解酒毒,缓解醉酒的不适,提高对酒精的耐受性,有需要的人士可以到福田区妇幼保健院门诊诊室找李瑶小美女医生开哦(李瑶出诊时间,每周日至周四全天),院内制剂在紧急制作中(处方保密保密保密!!!O(∩_∩)O~)
张烨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白点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