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祖觅宗追溯中国药酒文化连载十一明朝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
寻祖觅宗追溯中国药酒文化(连载十一)
明朝医药出良医,食疗酒疗方剂多(下)
我国历代统治者崇尚儒学,然而,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为官,那些落第的读书人,出路何在?恰到宋朝时,皇帝多善医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观念开始流传开来。到明朝,大批知识分子成为医生,这就为大量医学文献的问世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明朝时,交通更加便利,大批医学家深入民间进行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再加上几代相传的医疗世家增多,这使得明朝医学家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于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集大成和专门性的医学著作都不断涌现。在这些医学文献中,药酒方往往是其记录的内容之一。
酒疗法的最详尽论述
除了对药酒疗法的记载外,李时珍还详尽地论述了酒本身的其他疗法——将酒烫热后服之,功效见于“警怖卒死,温酒灌之即醒”的记载;酒与其他药品或食物同服,如“咽伤喉破,以酒一合,酥一匕,干姜末二匕,和服,日二次。又如:产后出血,清酒一升和生地黄汁煎服。”;酒还可以外用,如“蛇咬成疮,媛酒淋洗疮上,日三次。”“下部痔疮,掘地作小坑,以酒沃之,纳吴茱萸末在内坐之,不过三度良。”“丈夫脚冷,不能行者,用醇酒三升,水三斗入瓷中,灰火温之,渍脚至膝,常着灰火,勿今冷三日止。”“凡人为海水咸物所伤,及风吹裂,痛不可忍,用蜜半斤,水酒三十斤,当归、羌活,荆芥各二两为末,煎汤浴之,一夕即愈。”等,此外酒还可用来漱口,如“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同时,《本草纲目》还传达着这样一层意思:酒虽好,饮酒过量,则会“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外,饮酒还有禁忌,如醉卧当风,则成癜风;服丹砂之人饮之,头痛、吐、热;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诸疾,一切毒物得酒者难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gn/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