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豆台人民好喜欢

那一年,我们跟着天涯看了一次热闹!

二月二,牛豆台村传统的祭龙母活动!

勤奋多产的天涯,回来就做了作业。

图文并茂的博客,写的棒极了。

我就复制过来他的文字,算是学习了。

照片可是我双9的啊。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古代农耕社会,这一天是各地百姓祭祀龙王,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小时候,在地处平原的老家,这一天有两件“大事”:剃头理发、炒黄豆,但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更未见过祭祀龙王。在现代城市里,这个习俗已经很难找到一丝踪迹了,只有在偏僻的乡村,千百年来一直还保持着。前几年,邢台摄影家协会的摄友曾到邢台县路罗镇的牛豆台村拍摄祭龙母,今天我们28人也来到这里,全程观看并参与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祭龙母民俗活动,场面严肃又热闹,全体村民像是过年一年,迎送、祭奠龙神,山民对龙王的虔诚,以及他们的善良与朴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牛豆台村位于路罗镇北偏东4公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浅山区。村子四面环山,北面的半展怀山海拔.7米,高耸云端;村居台上,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据《邢台县地名志》记载,明万历年间,羊范村的宋氏迁到此地,占产建村。后又有其他姓氏迁来。当时这里森林茂密,山中有老虎经常进村伤害村民的牲畜。李氏村民喂养着一头牛,勇猛无比,与老虎展开搏斗,二者不分上下。村民为了消除虎害,在牛角上各绑一把刀,终于将老虎杀死,为村民除了一害。村民们吃虎肉泡虎骨酒,虎皮剥下搭在村西一块巨石上。神牛看到石头上的虎皮,以为猛虎又来,奋蹄疾驰挺万钧之力,一头撞在这块大石头上而死。为纪念牛虎之斗,村子取名“牛斗台”。斗、豆同音,后来演变为“牛豆台”。

从路罗镇驱车北行,只有一条蜿蜒的盘山路通往牛豆台村。早上8点20分,我们来到牛豆台,祭龙活动还未开始,村民吃完早饭,陆陆续续从家中出来,汇集到村东的小庙。邯郸魏县的四股弦剧团的演员们正忙着化妆。利用这个间隙,我们游览了村里的古建筑。由于地理偏僻,村里至今保留有许多青石房子,这些房子依山就势,建筑在一座山体上,形成错落分明的阶梯状村落。比较有特色的是村子南口的“阁”,上面供奉着关公神像;一棵古老的槐树向我们诉说着沧桑的历史。村子有许多庙宇,寄托着村民本真的原始信仰。龙王庙雄踞在村南的高台上,子孙殿建在村子中部,村西的土地庙前至今还保留着牛虎之斗的那块黑色大石头。村里还有一座古戏楼,坍塌严重。不过,这些古老的东西,随着横跨在村南的邢汾高速的贯通,还能保存多久呢?

牛豆台祭龙母的习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村中主持这项活动的会首介绍,牛豆台村祭典的龙母为“九龙圣母”。传说,九龙圣母原为山村的一名村姑,一天,到村南的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从上游漂过来一个桃子,就顺手捞起来,村姑吃了此后,肚子就一天天大起来,就象怀孕一般。村里的闲言碎语多了起来,父母也以为她在外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情,在一顿训斥之后,把村姑送到深山里去,让她自生自灭。时间一长,家人念起山中的村姑,前去看望,当家人来到一座山洞,见村姑已经死去,有九条大蛇(龙)围绕在村姑身边。这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巨蛇托起村姑腾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这件事在村里传开,村民才明白,原来村姑是圣母,生了九龙,并在村南盖了庙,立起了九龙圣母的神位,以后每年的二月二或者大旱之时都要祭祀九龙圣母,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据说,明清时期,顺德府衙中的花草,因干旱枯萎,知府听说牛豆台的龙母很灵验,于是派人来到村里祭祀后,府中的花草很快活了。从此之后,每到大旱之时都会前来祭祀龙母。以后逐渐形成了每年二月二“一府、九县”的官员、百姓前来牛豆台村祭龙母,当时可谓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文革中,牛豆台祭龙母一度停止。改革开放后,祭龙母活动又兴起来,开始供奉的是龙母和“黑七爷”(九龙中的第七子),去年有信众青来“白二爷”(九龙中的第二子)。据说,白二爷比脾气大的黑七爷更灵验。每年二月二、五月二十八以及大旱之时,村里都要将三位龙神从庙里抬出来,供村民和周边各村百姓上香祭拜,祈求龙母兴云布雨,保佑一方。

九龙圣母的传说,在我国南北方颇为流行,故事情节和牛豆台的大致相同,都含有“水”、“异物”和“龙”等元素,都含有“水边受孕”、“赶出家门”、“龙母生九子”等情节,这既反映了古代社会人口不繁,氏族部落在春暖花开时节,男女水边沐浴合欢的古老习俗,带有母系氏族的印记,又反映了进入封建社会后,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任何传说都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根据,由此衍生出的风俗,生生不息,必然渗透到现代生活的许多环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牛豆台祭龙母的习俗在牛豆台及其周边群众的生活中是一件大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鬼神迷信,它虽然不是先进文化,但绝不是腐朽没落的东西,寄托着当地群众的思想感情。

8点40分,祭龙母活动在古戏楼北侧的龙母庙开始。祭祀活动程序简单,先是村民敲锣打鼓,列队将龙母、白二爷、黑七爷沿街巡游,抬到村南广场,安放在神棚里,由来自本村和周边各村的善男是女上香祭拜。然后在广场上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一直持续到中午。午饭后,抬着神像到村南的龙王庙上香,随后,再将神像抬回村里的龙母庙内安放。

驴友们在牛豆台村的一上午过得很开心。

一是,多数人是第一次见到二月二祭龙母的民俗活动,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二是,祭龙母活动是开放式的,许多驴友都参与到活动中,抬龙神、当鼓手、扭秧歌,亲自体验跑驴、跑旱船,玩的开心,返回到年轻时代;

三是,牛豆台村民非常淳朴、善良,从问路、串门、拍照等各个细节都可以看出。

特别是我们事先并没有预定午饭,但我们一到,村里管事的专门邀请我们28人留下吃饭,甚至有点“不吃不行”的样子。在那些辟为旅游区的地方,这种淳朴是见不到了。

祝福我勤劳善良的乡亲,日子越来越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jj/12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