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利酒博院壮筋骨强腰肾祛风寒
天气越来越冷了,许多年老的长辈风湿、腰背疼痛随之而来,今天我院为大家介绍一款名药酒--虎骨酒
一、虎骨酒简介
虎骨酒的产地是中国北京虎骨酒的产地是中国北京。唐代医书《外占秘要》,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肯定了虎骨酒的医疗作用。当时,这种酒只有一味药。经过不断改良,到宋朝发展到6味药。南宋《济生方》中增加到15味药。到明末,一个叫袭廷贤的人创制的“万病回春”虎骨酒,药味已达到74种。现在同仁堂生产的虎骨酒发展到多味药。
在工艺上首先是酒的选择,要求“清香远达,色复黄金,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药味的要求一般为名贵地道药材。在泡制过程中,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使药的有效成份,尽可能浸透而出,其他不溶杂质尽量去掉。在功效上有壮筋骨、祛风湿、活络止痛、健胃补益作用。
《本草纲目》二十五卷曰:[发明](颂。唐代医书《外占秘要》,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肯定了虎骨酒的医疗作用。当时,这种酒只有一味药。经过不断改良,到宋朝发展到6味药。南宋《济生方》中增加到15味药。到明末,一个叫袭廷贤的人创制的“万病回春”虎骨酒,药味已达到74种。现在同仁堂生产的虎骨酒发展到多味药。
在工艺上首先是酒的选择,要求“清香远达,色复黄金,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药味的要求一般为名贵地道药材。在泡制过程中,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使药的有效成份,尽可能浸透而出,其他不溶杂质尽量去掉。在功效上有壮筋骨、祛风湿、活络止痛、健胃补益作用。
《本草纲目》二十五卷曰:[发明](颂曰)李绛《兵部手集》,有虎骨酒,治臂胫痛。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脚不随,并有虎胫骨酒方。臂胫疼痛,虎骨酒治之,不计深浅皆效。用虎胫骨二大两(捣碎炙黄),羚羊角(屑)一大两,新芍药二大两(切),三物以无灰酒浸之,养至七日,秋冬倍之。每日空腹饮一杯,若要速服,即以银器物盛,于火炉中暖养三二日即可服也。(兵部手集)腰脚不随,挛急冷痛,取虎胫骨五六寸,刮去肉膜,涂酥炙黄捣细,绢袋盛之,以瓶盛酒一斗浸之,糠火微温,七日后,任情饮之,当微利便效也。又方:虎腰脊骨一具,前两脚全骨一具,并于石上以斧槌碎,安铁床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则投无灰浓酒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任性日饮之三度,患十年以上者,不过三剂;七年以下者,一剂必瘥
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公约后,国务院颁发了一个规定,严禁虎骨贸易,取消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虎骨制药。所以现在虎骨酒非常稀少了。
二、药酒功效应用
1.虎骨酒首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具有壮筋骨、强腰肾、祛风寒的功能。主治肾虚骨弱,少腹冷痛,行走无力,肩臂疼痛。尤其适于治疗风痹寒痛、四肢拘挛以及肝肾虚损、腰脚软弱无力等症。对气血两虚、肾气不足、饮食不化、胸前疼痛等内科病症亦有奇效,每日饮虎骨酒早晚各三钱或五七钱,还能乌发固齿、轻身壮骨、益寿延年。
2.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较高级的药物。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塞滞、开方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开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渍”,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这就使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
3.虎骨酒不但能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而且治疗外科疾病也独具风格。王焘《外台秘要》里有“治下部痔疮方”,即“掘地作小坑,烧赤,以酒沃之,纳吴茱萸在内,坐之,不过三度良。”《使琉球录》中也有用药酒治“海水伤裂”的记载:“凡人为海水咸物所伤,及风吹裂,痛不可忍,用蜜半斤,水酒30斤,防风、当归、羌活、荆芥各二两,为末,煎汤浴之,一夕即愈。”
50年代公私合营虎骨酒
李时珍牌虎骨酒(ML)
李时珍牌虎骨酒(ML)
上海上药牌虎骨木瓜酒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jj/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