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出现之前
古人曾经云过:
“云从龙,风从虎。”
据传说,
老虎出现之前会刮一阵风,
这个就叫“威风”。
所以当感觉到这股“威风”来的时候呢,
大多数人考虑逃跑。
但是最近的事例表明,
逃跑也是徒劳的
。。。
据江湖传言是这样的:
人的跑运速度是敌不过老虎的,当你扭头时,就给了猫科动物扑倒你的原始冲动。(小猫看到激光笔会疯掉的,你明白我讲的吗?)
于是乎
你就只有直面这只孽蓄!!!
来
我来告诉你
遇到老虎
专业正确的做法是
直面它,
站直身躯,
目光要杀气逼虎,
不容侵犯,
张开双手,
口中发出愤怒而大声的吼叫,
比如说:
“你(cao)快(ni)滚(ma)开(**),
(方方:额,请注意网络文明用词合谐)
我是方寸山的!”
这个时候,
据说老虎一般会伸出前爪,
搭在你胸前,
说:
——
“大哥,帮忙把个脉呗!”
当然
这是个玩笑
(然而你懂的,
来方寸山学习中医
远离疾患之虎
可不是开玩笑
新一期筑基招生
请看今天推文第二条
《老虎,你怕了吗?》
认真脸)
但是老虎来前会刮风,
却是一个久远的传说。
比如《水浒》中的一段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
以上是《水浒》中的名段,
几乎木有人不知道。
那各位看官要问了
为何老虎出现之前会有风哩?基于作者不大正常的脑回路,脑补了一下原理,这个说法的原因可能是这样滴:
这个老虎呢,他在传统中属于西方,西方神兽的代表就是白虎,五行属金,金能克木,自然界的风在五行里类属于木。所以老虎这种金性强的神兽出现,风都得退避三舍。所以就有了风从虎的说法。
药王孙思邈据说是第一个想出虎骨治风湿病法子的人,于是就有了著名的虎骨酒。
但是笔者不厚道地想到据说孙思邈的坐骑是一只老虎,他天天骑着老虎上班给人看病。(什么宝马路虎捷豹布加迪威龙,全都low爆,这是才豪车中的战斗机!)
然后孙思邈据说活了岁,所以老虎肯定先死了,死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此处省去一千字。。。
当然
国家现在是禁止一切与虎相关的产品交易
虎骨酒也成为一种传说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
没有虎骨,
有没有法子治风湿病呢?
答案是肯定的。
医圣张仲景
擅用“乌头”这味药
来治疗关节炎。
乌头的作用极其雄烈,
严重的风寒湿会使关节变形,
而乌头之力甚至可以
将一些变形的关节恢复原样。
乌头:
属于大毒的中药,古人用乌头的汁涂抹在箭头上,用以射杀猎物。而正是这种剧烈的行走气血的特质,恰恰是风湿这种结滞型疾病的克星。为了抑制它的毒性,中药学家们想出了以蜂蜜与其同煎的方法,在保留祛除风寒湿的作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毒性。
《神农本草经》说它:
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使用乌头为主药的代表方剂有“乌头汤”与“乌头桂枝汤”。
以乌头与蜂蜜先行久煮,再兑入桂枝汤。桂枝汤可以辅助乌头通行全身,增强药力。多次频服,直到有点微微醉酒的感觉出现,(其实这是乌头轻微中毒的表现,古人实践中发现,最佳有效量正好是轻微中毒的剂量。基于个体的差异,所以采取多次频服法。)这便是中病了。桂枝乌头汤对四肢关节的痹痛及全身性的不名疼痛都有疗效,更可以治疗寒疝。
古人把关节炎这类的疾病称为“白虎历节”,形容关节疼痛的剧烈有如虎啮一般。
虽然说老虎驱风是一种传说,但乌头类处方善于治疗寒湿为主的“历节”却是真实的存在。
友情提醒:
只是此类方药有毒,自已不能妄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请读者注意。
友情再提醒:
记得千万别忘记看今天推文第二条《老虎,你怕了吗?》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方寸山纯中医·向道之心
我叫你一声你敢扫我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jj/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