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药酒小史

中国的药酒始于何时,难以说得确切。据推论,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中医学上,有“医源于酒”的说法。就是说,我国古代人最初治疗疾病,是以酒为药物的,因此又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在殷商时期(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药酒的应用就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鬯其酒”三字。这三个字结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汉代人班固在《白虎通义·考黜》中说:“鬯其,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这就是说,当时人已经懂得选择以多种草药,特别是有香味的草药制作酒了。在距今两千多年之前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讲到了以“汤液醪醴”治病的道理。“醪醴”,指的就是用以疗疾的药酒。

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年),我国人民制作药酒以及用以治病的经验,就已经十分丰富了,这是有大量古籍记载为证的。较早提到药酒的是《诗经》。《大雅·江汉》中说:“厘尔圭瓒,秬鬯一卣。”“秬鬯”就是以一种称为黑黍的粮食,加上郁金香等有香味的草药制作的药酒。《大雅·早麓》中有:“瑟彼玉瓒,黄流其中。”朱熹注云:“黄流”就是药酒的一种。据《史记》记载,战国时名医扁鹊,就已有丰富的以酒疗疾的经验,提出病在肠胃“酒醪之所及”的理论。当时已不仅用制好的药酒治疗疾病,而且精通以酒助药性解决患者的问题。

春秋战国以后的秦汉时期,我国人民制作药酒以疗疾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如秦汉时托名传说中的神农氏撰写的《神农本草经》中,对药酒的使用就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诸,宜水煮者,宜酒渍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里说的“酒渍”,就是指用酒作溶媒浸渍药物而制成的药酒。

汉代人对用酒制药尤为重视。秦汉之际,酒及药酒用于医疗方面已非常普遍。迄今我国已发现的最古医药方书《五十二病方》系秦汉时期抄成之帛书,于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其中载有大量远古及先秦时期所流传下来的方药,也记载了内外用酒配方30余首,用以治疗疽、蛇伤、疥瘙等病。马王堆出土的另外两本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也有酒剂配方、药酒用药、酿制工艺等记述。东汉时著名医生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提到的用酒的方剂就有21例之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一书中,不仅总结出许多以酒制药剂的方法,而且提出了制作补酒用以健身的方法。

两晋时期,出现了制作药曲和使用药曲酿酒的工艺。制成的药酒,既有大曲酒的风味,又具有中草药的芳香,还有健身祛病之功,这在世界酿酒史上是一种创造。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浸渍、煮等制药酒的方法,并记录了桃仁酒、猪胰酒、金牙酒、海藻酒等治病药酒。张机的《伤寒杂病论》更有红兰花酒、麻黄醇酒汤、栝蒌薤白白酒汤等配酒药方和酒剂治疗疾病的有关记述。

总之,上述这些古方书和中医经典著作,反映了秦汉时期以及在此之前,古人已广泛地将药酒运用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汉代末年、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在制作麻沸散和用酒冲服麻醉药用于手术治疗方面,乃是一大创举。史籍中记载了不少华佗以酒助药力治疗顽疾的故事。华佗不仅在外科临证时用酒,在内科也用酒。他在《中藏经》一书中就介绍了制作“延寿酒”的方法,用以养生、延寿。这是浸渍酒法及功用很好的说明。南北朝时期的炼丹家、医学家陶弘景,也是这一时期用酒治病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本草经集注》一书中,首次将酒列入药品之中。陶弘景将酒列为“中品”,说明当时人已认识到酒在养生、遏病、补虚羸等方面的特殊功效。陶弘景在书中还提出了制作药酒的规程。北魏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供的药酒、补酒不下数十种,其中药酒有麦曲白酒、粟米酒、九酝春酒、五加皮酒等,补酒有胡椒酒、黍米法酒、焦麦曲法酒、三九酒、酒酢等共38种。贾思勰不是医学家,他之所以能总结出这么多药酒和补酒,说明当时药酒和补酒的生产和应用已十分普遍。

唐代的经济发展较快,医学又有了明显的进步,药酒的制作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高宗三年(公元年)颁布了《新修本草》官方药典,共收入药物种。在我国这部最早的药典著作中,首先将葡萄酒列入了补酒。这个时期的“药王”孙思邈,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门设置了“酒醴”一章,可见他对药酒的重视。其内容较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更为详尽,而且还补充了服用药酒的注意事项。如“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但也“不可令至醉及吐”,否则“大损也”,认为“冬宜服酒,至春宜停”。书中列酒方达30余首,不少至今仍在运用。他在此章中收入的药酒就有石斛酒、乌麻酒、钟乳酒(2种)、枸杞葛蒲酒、虎骨酒、蓼酒、小黄芪酒、黄芪酒、茵芋酒、大金芽酒、秦艽酒、术膏酒、松叶酒、侧子酒、人参酒、五加酒、巴戟天酒、磁石酒等。书中还介绍了以“冷浸法”制药酒的方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孙思邈对各种药酒的用处和功能也都作了详细介绍。如虎骨酒治骨髓疼痛、杜仲酒治腰腿疼痛等。

宋代,我国现存最早的论酒专著——朱肱的《北山酒经》问世,书中论述了酒的历史功过及其作用,还详细介绍了制酒的原料和方法。其中仅“酿造酒法”就有“云腴酒”“秋前酒”等40余种,也记载了13种药曲和部分药酒的内容。此书集中反映了宋代及其以前我国大规模的造酒状况,并将我国的酿酒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时期药酒的种类和药酒的应用范围也有明显的扩大,宋人集体编著的《太平圣惠方》“药酒序”中就明确指出:“夫酒者谷檗之精,和神养气,功甚变通,能宣利肠胃,善导药势。今则兼之名草,成彼香醪,……疴恙必治,效力可凭,故存于编简尔。”这里既讲述了酒本身的健体功能,又突出讲述了“兼之名草,成彼香醪”的保健药酒的功能。

我国医药用酒发展比较完善的时期是元代。元代太医忽思慧的《饮善正要》总结和发展了我国的“饮食疗法”。他除介绍了多种酒及其功能外,首次从技术上介绍了用蒸馏酒工艺制出浓度高的酒,并用以制药酒。这种浓度高的白酒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多更好地溶解出来,而且这种药酒可以久存不变质,这比用酿造酒浸渍药酒的方法大大前进了一步。

明清两代的药酒,在宋元时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入的药酒,就达78种之多,并且都介绍了这些酒的历史、功效、制作和使用方法,其药酒名称有米酒、糟底酒、老酒、春酒、社坛余胙酒、糟笋节中酒、东阳酒、愈疟酒、屠苏酒、逡巡酒、五加皮酒、白杨皮酒、女贞皮酒、淫羊藿酒、薏苡仁酒、天门冬酒、百灵藤酒、白石英酒、地黄酒、牛膝酒、当归酒、菖蒲酒、枸杞酒、人参酒、薯蓣酒、茯苓酒、菊花酒、黄精酒、桑椹酒、术酒、蜜酒、蓼酒、姜酒、葱豉酒、茴香酒、缩砂酒、莎根酒、茵陈酒、青蒿酒、百部酒、黄药酒、海藻酒、仙茅酒、通草酒、南藤酒、松液酒、松节酒、柏叶酒、椒叶酒、竹叶酒、槐枝酒、枳茹酒、牛蒡酒、巨胜酒、麻仁酒、桃皮酒、红曲酒、神曲酒、柘根酒、磁石酒、蚕沙酒、花蛇酒、乌蛇酒、蚺蛇酒、蝮蛇酒、紫酒、豆淋酒、霹雳酒、鱼肉酒、虎骨酒、鹿骨酒、鹿头酒、鹿茸酒、戊戌酒、羊羔酒、烧酒、葡萄酒、酿酒,其中补酒有37种。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还介绍了松枝酒、金蝉脱甲酒、薪蛇酒。《圣济总录纂要》中介绍的虎骨木瓜酒等,也有很大影响,如现在同仁堂制作的虎骨酒仍远销世界各地。这一时期保健药酒,特别是宫廷补益药酒最为盛行。用药酒补益调理是宫中保健医疗的一大特色,在乾隆的6个长寿医方中,酒剂竟占一半,除龟龄酒外,尚有松龄太平春酒及春龄益寿酒等。慈禧亦常用夜合枝酒。就连身体孱弱的光绪,有时还要饮上一小杯葡萄酒。宫中尚有抗老美容佳酿——清宫玉蓉葆春酒等益寿祛病美容固齿之药酒,深受后妃及王公喜爱,而这些美酒佳酿也为他们的医疗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迨至近代,中药药酒的医疗保健作用受到人们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jj/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