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7旬老太黄河路跌倒不起南京同仁堂
12月中旬的大连天寒地冻,可在黄河路南京同仁堂附近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温暖整个城市的事情——一位七旬老太不慎跌倒,百余位附近群众只是围观,不敢上前搀扶。近些年来,因为扶起倒地老人而被讹诈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也让很多人心有顾忌。恰巧南京同仁堂员工宫美玉在去吃午餐的路上看到了这一幕,老人后脑已出现血迹,来不及犹豫她便拨通了,但被告知救护车从泉水过来起码要四十分钟。远水难救近火,宫美玉也没有多想,搀扶起老人打上一辆出租医院,在医院宫美玉也帮老人垫付了医药费,医院,宫美玉这才离开。在面对此等情况人人谨小慎微的今天,宫美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南京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人本精神。
同修仁德——同仁堂人的崇高信仰为何宫美玉会做出如此举动,这和南京同仁堂文化不无关系。同仁堂崇尚的“仁德”精神,意为仁者爱人,同情友爱,其中也含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之意。“仁德”亦是同仁堂人坚持真理、正义的品行,坚持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己任,以诚守信,以爱国爱人之心,仁药仁术之本,取信于民,造福人类的理想追求。
获救老人为宫美玉送来锦旗
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南京同仁堂除了重视能力之外,品行也是考量的重要参照。而在企业定期的内部培训之中,除了对专业技能的培训之外,还有对品行的教育以及对企业文化与理念的灌输,这一切只为让员工以“仁德”之心更好地为滨城百姓服务。同仁堂自清朝康熙年间到现在,经历史动荡变迁,可这块金字招牌仍旧熠熠生辉的原因就在于同仁堂人注重把崇高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
正是因为“仁德”已经融入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以宫美玉能够在危急时刻、在所有人只是围观的情况下伸出援手。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仁德”是同仁堂坚守的信念。
仁行天下严把药品质量关南京同仁堂的“仁德”同样以体现在对药品质量的把控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企业缺少匠人精神,追求快速收益而忽略了质量,南京同仁堂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为确保所选药材道地纯正、采制务真,南京同仁堂对中药饮片进行遴选,对药材质量进行把控,每月中医药鉴定专家将已入库中药实行二次对比复核,一旦发现不合格中药责令退回注销,杜绝劣品流向市场。
医馆所选的药材在炮制上也极为精细。切割、碾磨每一个步骤均不许马虎;每一个动作都要求恰到火候,拿捏得当,同时严格遵循传统的称药、回镫、核药、包药、煎药步骤,保障药材的最佳药性,而且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制后,都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虎骨酒制成后要先放在缸里存两年,再造丸要密封好存一年。
济世养生推出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自古以来,南京同仁堂都会广施恩泽,为百姓带来实惠:利用朝廷会考机会,免费赠送"平安药";冬办粥厂夏施署药;办"消防水会"等。如今的同仁堂不仅继承了原有的优良传统,赋予了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自南京同仁堂进驻大连伊始也推出了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与活动:在各大商圈进行义诊,推出系列特价药品、产品,9.9元治疗痛症、9.9元享全程三九贴敷......在今后的日子之中,南京同仁堂一如既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向社会无私奉献一份爱心,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患者为南京同仁堂范凤玲主任送来感谢信
在诊疗方面,南京同仁堂多位名老中医不但医术高超,而且也充分为患者着想,争取以最少的成本来治愈患者疾病,价格透明,拒绝过度医疗,让患者每一分钱都花的明明白白实实在在。正因如此,这些名老中医受到了患者们的信赖和追捧,这也是对这些名老中医医德的肯定。
患者为南京同仁堂安宇寰教授送来感谢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又怎样变迁,南京同仁堂始终恪守着古训,为百姓送去健康,为百姓带来温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xg/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