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好不好喝药酒好不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只消提一个酒字,小湛医生的心中便自然开始荡气回肠……

小湛医生喜欢多种饮酒之法。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之闲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之孤寂,

“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之含蓄,

还有那,“叔叔若是有心,便请饮了奴家这杯残酒”……

但是,最令小湛医生心情激荡的,还是《天龙八部》中乔峰血战聚贤庄时,与天下英雄所喝的“断交酒”!

……咳咳,严肃点儿,这儿正科普呢!

该不该禁酒以及禁药酒?

话说,药酒也是酒。

前段时间,“鸿茅药酒”事件闹得真是沸沸扬扬,

原本这事儿的要点在于“跨省抓捕”和违法广告,没成想倍受中老年男性青睐的药酒也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媒体又报道了几起药酒中毒事件……

有专业人士表示:根本就应该杜绝药酒,理由是药酒中的“药”会使人中毒,而“酒”也是世界公认的一级致癌物!

这下,真没法愉快地喝药酒了。

按这种观点,国家应该彻底禁酒!

可是大家都清楚,整体上比酒危害更大的香烟,国家都不可能禁掉!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肥胖、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碳水化合物”就是指的米饭、馒头、面条、面包、红薯、芋头、甜水果等等……

按照“有害必禁”的逻辑,难不成这些食物都得禁掉?

这显然是荒谬的!

酒精是一级致癌物,但是,你们喜欢的油炸食品、泡菜腌菜、腐乳豆瓣、腊鱼腊肉、蕨菜、各种酱料,还有烧烤、培根、午餐肉等等,无一不含一级致癌物!

如果都禁掉,作为吃货的你,答不答应?

小湛医生的态度是:承认饮酒的有害性,不提倡饮酒。但是,量力而行、适度饮酒是不应该受到过多诟病的。

喝酒有没有好处?

有些专家认为适度饮酒(特别是红酒)对心血管健康反而有好处,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年在法国开展的一个大规模研究。

该研究发现适度饮酒与完全不饮和过度饮酒相比,心血管病发病率确实有所降低。

后来又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但这些研究还是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比如经济收入、饮食结构、劳动强度、医疗条件等。

整体上,对于适度饮酒对心血管有益这一结论,还存在争议,但目前更多是偏向于肯定的。

有研究认为,红酒(葡萄酒)是最健康的酒,因为其一般度数不高,且含有较多的白藜芦醇和单宁,这2种玩意儿据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好处。

但酒精作为一级致癌物,是没有“适度有益”之说的,哪怕是少量饮酒也可以增加致癌风险!

啥叫适度饮酒呢?简单来说,40度的白酒,每天应该控制在40ml的摄入量(不到1两);11°左右的红酒,摄入量为-ml,再高一点度数则在-ml;而低度的啤酒,一般在ml-ml,大约是普通的听装啤酒一听。

不少道上的兄弟们羡慕古装影视剧里的好汉们大碗喝酒、仰头一饮而尽的场景,小湛医生奉劝一句:喝白酒时千万别效仿古代的好汉!要喝也得慢慢喝!

要知道中国古代酿酒技术并不发达,高度酒直到元代才开始出现,因此古代好汉们一饮而尽的都是低度酒!

哪怕是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小湛医生推测充其量也不会超过20度!

哪些人不能喝酒?

肝硬化、肝炎、甲亢、消化道溃疡、各种肿瘤、各种癌前病变、痛风、前列腺疾病、痔疮、皮肤病、周围神经病、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脑病以及其他一切医生有相关嘱咐的疾病,都不要喝酒!尤其不要喝高度酒!

有心房颤动(房颤)的病人不要喝酒,长期饮酒可以增加房颤的发生,也不利于心率的控制,因此可能增加心衰和中风的危险!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喝酒,因为酒精可以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跳、呼吸增快,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心脏骤停等意外!

喝酒脸红的人不要喝酒,因为这类人缺少促进酒精代谢的乙醛脱氢酶,网上关于这一点的科普很多,不再赘述。

孕妇、哺乳期不要喝酒,备孕者尽量避免喝酒。不少地方有给喂奶妈妈喝甜酒(1-2度左右)发奶的风俗,由于度数极低,小湛医生既不推荐也不反对。

使用头孢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呋喃唑酮等抗生素期间绝对不要喝酒,可能发生双硫仑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还有一类人,喝一点点就酒不醉人人自醉,撒泼耍赖、打架骂娘、家庭暴力、指天骂地、毁僧谤佛、破坏公物、砸碗摔盘、随地便溺、非礼异性、暴露裸奔者,坚决不能喝!

能不能喝药酒?

说完了“酒”,再来说说“药酒”:

药酒中毒,最常见的是乌头碱中毒,也就是将附子、川乌、草乌、天雄泡酒导致的。

有一些毒性更大的,比如马钱子、斑蝥、蟾酥等。

还有一些主要损害肝肾功能的,如雷公藤、青木香、土三七(注意前面有个土字)、生何首乌、山豆根、关木通、黄药子等。

要想不中毒,很简单,不用这些泡酒不就完了嘛!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不少地区,还有用各种草药泡酒的风俗,

药酒中毒事件往往就发生在这些地区,

也有一些在网上、书中或者道听途说搞到某某偏方拿来泡酒而中毒的,

这些人中毒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喝了药酒,

实质上是无知,或者自己作死。

好吧,药酒中毒的事儿就说到这了,到底什么人可以喝药酒呢?

首先告诉大家,酒这玩意儿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用来治病,甚至有“百药之长”之称。

中医头号经典《黄帝内经》中专门有一篇叫“汤液醪醴论”,这里的“汤液醪醴”都是指的低度酒,相当于现在的米酒和甜酒,最多也就10多度。

“汤液醪醴论”中说“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意思是中古时代的人们,一般还比较善于养生,身体素质好,偶尔会感受外邪生点小病,喝点低度酒很快就好了!这是关于用酒治病最早的记载。

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几处用酒治病,比如治疗胸痹(大抵相当于心绞痛)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心悸和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以及治疗妇女小腹痛的红蓝花酒。

直到现在,小湛医生开炙甘草汤治疗心律不齐时,也会让病人加入一些黄酒一起煎煮。

南北朝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很多药物浸酒服用,治疗多种疾病,如“莎草根酒”、“豆豉酒”、“独活酒”、“白矾酒”、“胡麻酒”、“金芽酒”、“侧子酒”等,这些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药酒了,是目前关于药酒最早的记载。

后世记载的药酒方剂就更多了,出现在多部中医著作中,如“桑枝酒”、“虎骨酒”、“黄精酒”、“百部酒”、“牛膝酒”、“三橘酒”、“五加皮酒”、“轻身酒”、“愈疟酒”、“屠苏酒”……等等,不计其数!

于是药酒得到了更多应用和肯定,成为中医界公认的中药常用剂型之一!

各大中药本草著作均认为:酒之性辛温,其气走而不守,能温能通能散,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帮助药力到达病所。

现代研究认为,酒本身是一种有机溶剂,很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需要借助酒精来溶解,才能被人体吸收而发挥作用。

怎么样喝药酒?

既然药酒是一种中药剂型,那么它的运用就离不开中医治病的核心法则?辨证论治!

也就是说,用药酒治病养生,需要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人的体质、病机来决定药物的处方!

例如老百姓家常见的鹿茸药酒、海马药酒、蕲蛇药酒、人参枸杞药酒,必定是阳气不足的人才适合喝,如果喝的人本来就有阴液不足,喝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也就是说:药酒可以喝,但别自己瞎配,遵医嘱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这句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明白了么?

关于药酒,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不要用濒危野生动物泡药酒,既不人道,也是违法的!

2.药酒也是酒,喝了同样可能发酒疯!

3.药酒也是酒,不能喝酒的人当然同样不能喝药酒!

4.药酒也是酒,使用抗生素期间喝同样可能发生双硫仑反应!

最后强调一点:开酒不喝车,喝车不开酒。

对了,如果您想知道小湛医生酒量怎么样,可以提前准备好酒、油爆虾、烤串、花生米各若干,我可以现场演示!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医院湛韬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xg/2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