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又惹争议这一次,她真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订阅vip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你知道,世界上被捕杀最多的动物是什么吗?
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大象。
因为想到它不菲的价值,和一根根血淋淋的象牙。
也有人会说海豚。看过《海豚湾》里鲜血染红海水的漫天猩红,便不忍再直视它。在人类的欲望和愚昧的驱使下,多少物种濒临灭绝。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竟然是——穿山甲。不久前,偶然看到一张Angelababy的公益海报,才知道她担任了野生救援保护穿山甲项目的公益大使。为什么是她?因为她的声量。为什么要让更多人看到?因为在很多人还没真正了解过这个物种的时候,它已经在走向灭亡。在偷猎者眼中它的价值甚至远高于象牙是的。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没有任何惊涛骇浪,始终维持着安稳平静。但在远离城市的某个角落,穿山甲的生命正悄无声息地消失。有数据统计,过去10年,全球有超过万只穿山甲遭受捕获及非法贸易。
换句话说,每5分钟,就有一只穿山甲在野外被抓捕。
这个物种,正面临着比大熊猫还高的危险系数。而它的「极度濒危」背后,藏着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真相。你一定也觉得,穿山甲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动物。说起对它的认识,还要追溯到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葫芦兄弟》。穿山甲死去这一幕堪称童年十大阴影之一,让一代人心疼落泪。为了救爷爷,它被蝎子精活活捏死后扔下山崖。穿山甲和爷爷(后来爷爷也被蝎子精捅了一刀,推下悬崖),也因此成了经典的悲剧角色。有人说,“以前是穿山甲救爷爷,可现在需要救救穿山甲了。”在动画片中,它有锐利的爪子,它的坚硬鳞甲可以钻山破洞,不好惹的样子。可真实情况呢?在人类面前,它没有丝毫抵抗能力。这个用后脚行走的动物,看起来很蠢萌。它的前爪很锐利,却总是揣在胸前,一副担惊受怕的羞怯模样。有人问,穿山甲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捕杀?事实上,它的锐爪和鳞片虽然有杀伤力,却全是防御工具。它生性温和害羞,胆子很小很小,遇到敌人的时候就缩成一个球。如果是狮子老虎,看到这样的穿山甲也根本无从下口。可偏偏,人类远比动物要险恶,他们利用了穿山甲的这个弱点,等它缩成球的时候,就直接捡起来装进袋子。就这样,这些可怜的小动物被拔去鳞片,被食用,被贩卖。在自然界中,除了人类之外,它们本没有天敌。它的灭亡,从来不是它自己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
看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年9月,广州海关查获7.26吨穿山甲鳞片,约有1.2万只到1.8万只穿山甲遭遇毒手。
这并不是全国最大一起案件。
年11月,深圳海关破获了一宗全国最大穿山甲鳞片走私案,查获鳞片11.9吨,这意味着,有2-3万只穿山甲遭到杀戮。
年12月,上海海关查获3吨穿山甲鳞片。
年4月,广东中山边防支队,在珠江口水域横门水道查扣1.6吨穿山甲鳞片,案值约万元人民币。
……
人心抵不过贪婪,一桩桩见不得光的交易,正在全国各地上演。而另一组数据,似乎也说明了这个物种存活的艰难。
在过去年里,全球有超过家动物园或养殖场做出过尝试,
可绝大多数穿山甲都在6个月内死亡,极少数能活过2年。
大规模捕杀,再加上难以被人工养殖,加速了穿山甲走向灭亡。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穿山甲遇到危险时,会将自己卷起来,用鳞甲抵御伤害。
于是残忍的猎杀者就用火烤逼它们展开身体。
但其中有一只穿山甲,直到被烧死后才放开了蜷缩的身体。这时人们才发现,
这是只母穿山甲,它始终蜷缩着身体,是为了保护怀里的孩子。
这不是编纂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去年,有一部BBC纪录片《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就开始于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只小穿山甲叫蜜宝。
它的妈妈曾遭受虐待,于是环保主义者Maria,把这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幼崽带回了家。
这也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近距离观察它、陪伴它成长的机会。它像一个小孩,对人类的世界充满好奇。可又很胆小,怕火,怕打雷,很需要安抚。它们从不主动攻击,以白蚁为食,从来没对人类造成任何威胁,就是这样一个物种,却遭遇了大规模杀戮。Maria知道,只救助一只蜜宝远远不够。偷猎穿山甲的情况愈演愈烈,只要没有买卖,才能没有杀害。可你们知道吗?亚洲,恰恰是最主要的市场所在地。“几乎大部分穿山甲,最后都会流入中国市场。”它的甲片被当作中药的基础药材。它被当作野味食用。直到今天,我还会听到穿山甲鳞片的“奇效”,产妇不下奶,就会有人建议她们买穿山甲鳞片催乳。
可这味药,真的有用吗?
追根溯源,这个说法起源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疾、疮科、通经、下乳,能为要药。
盖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阴入阳,能窜经络,达于病所。”
也就是说,它之所以能成为催乳药,是因为“会打洞”,引申一下,就成了能通经络。可放在现代,它的“药效”其实尚未得到验证。▼即便它真的能通乳,也早已有实验验证,它可以被猪蹄甲替代。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用快要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入药?至于拿它当野味,则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且不论穿山甲是否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病毒,通过地下渠道交易的穿山甲,甚至没有经过卫生免疫。我真的很难相信,原来这世上真的会有人因为它贵,就趋之若鹜。吃光了本土的穿山甲还不够,还要把魔爪伸向地球另一边的非洲大陆!从未想过有一天,动物灭绝不是因为失去栖息地,也不是因为被“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淘汰,反而是被人类捕杀。
在自然演变的过程中,当一个脆弱的物种面临人类无边无际的欲望,它几乎没有反抗或者选择的权利。
你们或许无法想象,每一只穿山甲,在死前经历过怎样的虐待。
为了牟利,捕猎者的手段极其残忍。
捕猎者会用软管插进它们的身体,直接灌食大量的水、米、面粉团,甚至水泥。只是为了给穿山甲增重,提高价钱。
他们用钝器粗暴地将穿山甲打死,紧接着扔进滚烫的开水锅,以便完整撕下甲片。
这期间,有的穿山甲被敲死,有的甚至是被活活烫死。
或许,看到这里,依然会有人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雨果曾经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蝴蝶效应也告诉我们,“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万物必有其源,少了一个物种,残败的自然生态链又少了一条。
但太多人对我们的物种现状过于乐观,他们不相信,某一个物种会如此轻易地灭绝。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年,人们最后一次目击活白鳍豚。
而搜索“已灭绝的动物”,那份长长的名单更是让人不忍细看。其实物种的灭绝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就在30年前,对部分长江以南地区的人来说,能看到穿山甲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可今天呢?
▼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穿山甲已经没有太多等待的时间,保护行动实在刻不容缓。动物保护协会在救助受伤的穿山甲,警察和海关将走私犯绳之以法,而Angelababy等公众人物,也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一次次发声。可是即便做的是好事,还是有人见缝插针找黑点,说她的公益照,有“宣传穿山甲通乳”的嫌疑。科普里明明白白写着“穿山甲没有通乳功效”,却非要拿这句宣传语来嘲,真的有必要吗?杨宗纬曾在《穿山》中讽刺那些穿山甲的捕食者:
“欲望太多,敬畏太少,贪长生不老。我的铠甲没有藏宝,众生却倾倒。自己都保护不了,愚者的镣铐。当文明战胜不知进化的古老,待凭吊……”就像网友说的一样,这世上,人有时候比动物还可怕。因为动物永远是动物,而人有时不一定是人。还是那句话,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hgxg/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