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药酒系列三安神养心和强筋壮骨

前言:今天是国庆节假期的第三天,下了一天的雨,我们继续昨天的中药养生酒系列的三期,这期我们讨论一下药酒的原料的选择以及几种安神养心和强筋壮骨酒的制作方法,喜欢的朋友们一定要继续收藏呀!

一.药酒的原料

酒是药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药酒时、选择用什么样的酒也是十分重要的。现代酒类、根据酿造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3大类。蒸馏酒是将淀粉或糖类经发酵后蒸馏而成,乙醇浓度可高达60%以上。发酵酒是用大麦、大米、水果和酒花等原料经发酵而酿成,乙醇含量较低。配制酒的乙醇浓度、一般为25%~40%,介于蒸馏酒和发酵酒之间。根据乙醇含量不同、可分为高度酒、中度酒和低度酒3种。其酿酒原料、生产条件、制作工艺、水质和存放时间不同,酒质亦异。酒的品种、根据商品名称则有白酒、果酒、黄酒、米酒和药酒之别。

(1)白酒俗称白干、高粱酒、烧酒,酒精度数较高,一般在50°~60°。近年来,一些较低度数的白酒不断被研制出来,但通常都在35°以上。白酒多用高梁酿制,也有用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的。无色透明,芳香馨鼻,酒味醇厚,回味悠长是白酒的特点。根据酒的香味不同,白酒有酱香、浓香、清香、米香以及兼香等多种香型,如茅台酒属于酱香型,汾酒属于清香型,五粮液属于浓香型,而白沙液酒属于兼香型。白酒因酒精度数较高,乙醇含量较大,比较适宜用来浸制药酒。

(2)黄酒民间称老酒、米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类,有多年的酿造历史。黄酒的度数一般在30°以下,因酒味醇和、酒度适中,更兼营养丰富,且能养胃健脾,又是烹饪佳肴必不可少的作料,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南方的黄酒主要以粳米或糯米为原料,而北方则以小米为原料。绍兴的花雕酒、加饭酒、状元红,九江的封缸酒,上海的上海老酒,福建的龙岩沉缸酒,山东的即墨老酒等都是著名的黄酒。黄酒也是常用于浸制药酒的原料。另有一种米酒,色白,为酿制酒,酒精度数不高,有酸甜酒味,也是民间常用的药酒原料。

(3)果(露)酒又称甜酒,是以水果(葡萄、柑橘、山楂、苹果等)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精度数通常在10°~20°,其色多为鲜红、紫红、浅黄、深黄等,口味多样,多以甜、半甜、半干、干等分之。葡萄酒中含有32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甘油、糖类、酯类、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补血、增食欲、镇静等功效。对老人而言,葡萄酒可谓延年益寿的补养剂。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雷顿先生发现,红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栎皮黄素,每日喝1~2杯这样的红葡萄酒可起到防癌作用。甚至还有人推测,西方人寿命之所以比东方人长,可能与西方人善饮葡萄酒有关。

(4)药酒用白酒、米酒或黄酒加入相应的中药材,经过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药酒按照其作用大体可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类。滋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可以佐餐或随量饮用。治疗性药酒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药酒的酒精度数根据选用的酒种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医用酒精来配制。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乙醇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析出,而乙醇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来说,配制滋补类药酒时,应用的原料酒乙醇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疏经络的药酒,则原料酒乙醇浓度要高些。

(5)中药药酒的制作离不开中药,选用药材一定要品种纯正地道,不能以次充好,以彼代此,并要注意同一药名不同品种的功能差异。如牛膝有怀牛膝、川牛膝之分。怀牛膝产于河南,含多量的钾盐及皂苷,临床以补肝肾、强筋骨见长;川牛膝产于四川,不含皂苷,临床有活血祛瘀功能。再例如,地黄有生、熟之分,生地黄擅长清热凉血养阴,而熟地黄偏于养血滋阴补肾;当归用须活血,用身则补血;小麦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前者安神,后者敛汗;黄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疮时应生用,用于健脾、补中气时应炙用。凡此种种,选用时均应加以注意。选择好药材之后,在制作药酒之前,还应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洗净泥沙、挑去杂质、切片轧粉、装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药材还要进行炮制加工,以减轻毒性,使其适用于制作药酒。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药酒,皆薄切药。”一般来说,用来浸泡药酒的中药都应切成薄片、碎片或轧成粗末、小块,有的矿石类及介壳类药还需碾成粉状,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药物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细,过细则破坏药物的细胞,可使细胞内一些黏液质或不溶物质进人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还会使药酒混浊。有的药物带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药物,应进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二、安神养心药酒(修身养性,其乐无穷)

(一)万寿药酒

原料:红枣克,全当归30克,石菖蒲、川郁金、五加皮、陈皮、茯神、牛膝、麦冬各15克,红花7.5克,白酒毫升。

制用法:将诸药切碎装入纱布袋中,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里,密封,隔水煮2小时,然后埋入土中5天即成。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20毫升。

功效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适用于体质虚弱、劳倦过度、形体消瘦、健忘、失眠或久病体弱、食欲不振。用于老年人保健,可起到延年益寿之效果。

(二)桑龙酒

原料:桂圆肉、桑葚子各克,白酒克。

制用法:将桂圆肉、桑葚子加人酒中,密封浸泡,经常摇动,20天后可以服用。每天2次,早、晚各随量饮服。

功效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惊悸、失眠、健忘、老弱体虚等。

附记:本酒常服,可滋补强身。

(三)养心安神酒

原料:龙眼肉、麦冬各12克,生地黄9克,茯苓、柏子仁(去油)、当归身各6克,酸枣仁3克,白酒毫升。

制法: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容器中,注入白酒,密封浸泡3周。浸泡期可加温2~3次。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

功效主治: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倦怠乏力、面色不华、失眠多梦等症。

附记:脾胃虚弱、肠鸣腹泻者慎服。

三、强筋壮骨药酒(健体强身,喝出一身铜筋铁骨)

(一)狗脊丹参酒

原料:狗脊、丹参、黄芪、草薢、牛膝、川芎、独活、制附子各20克,白酒毫升。

制用法:前8味粗碎,置容器中,添加白酒,密封,文火煮沸,候冷,每日振摇1~2次,密封浸泡7日,去渣留液。温饮。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主治肝肾亏虚、风湿痹阻、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腿软乏力、小便夫禁、白带增多、关节不利、肢体麻木。

附记:附子有毒,须炮制。本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二)牛膝杞龙药酒

原料:牛膝、杜伸、金银花、五加皮各30克,梅杞子、龙跟肉、大生地、当归各60克,红枣、红花、甘草各15克,白糖、蜂蜜各克,50°白酒毫升。

制用法:将前11味药,加工成粗末或切成小薄片,用纱布包,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摇晃1~2次。放置30日后,过滤去渣,取其滤汁,再加入白糖、蜂蜜,搅拌均匀、溶化后,贮瓶备用。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养神。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腰膝无力、筋骨不利、头晕、目暗、心慌、失眠等。

(三)祛风酒

原料:独活、羌活、白芍、桑寄生、秦艽各60克,木瓜、牛膝、川续断、五加皮、补骨脂各90克,党参克,冰糖克,50°白酒0毫升。

制用法:将以上11味药加工成粗末,用纱布包,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14日后,过滤去渣,加人冰糖至完全溶化后,即可取用。每次服15~20毫升,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疏筋活络,益气血,强筋骨。适用于损伤后期骨节酸痛、筋脉拘李及外伤性关节炎。

大家如有需要,可到店咨询

创作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收藏点赞分享,这里是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lsjz/71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