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臭的意思是香气读懂背后真

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楚国的骚,汉朝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每一种文体,都代表着当时最高的文学成就,后世难以继承,更难以超越。

美丽的唐诗宋词,具有穿越历史长河的无穷魅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更是人人倒背如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出了穷人与富人的巨大悬殊,写出了苦与乐的两极分化,饱含血泪的笔触足以穿透人心。

但对“朱门酒肉臭”一句的理解,历来却有着诸多的争议,“臭”的意思究竟是“臭味”还是“香味”,两种解释都有何渊源,哪种解释才更符合杜甫的本意呢?

“朱门酒肉臭”的出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出自杜甫的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言志,歌咏言”,杜甫的一生非常坎坷,从他的诗歌中便可以感受到他人生所受的诸多苦难。天宝十四年,在长安漂泊了十年的杜甫,终于被授予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八品小官,主要负责看管兵甲器仗,这一年,杜甫已经44岁。

这一年的十月份,杜甫向朝廷请假离开长安,去探望远在奉先(陕西蒲城)的妻子和孩子。诗人一路上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社会的动荡,而最高统治者唐玄宗还带着自己的宠妃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宴饮玩乐。

为了生活,杜甫独自在长安奋斗,将妻子儿女都抛在了奉先县,老妻幼子,无依无靠,一想到妻儿每天都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杜甫就非常忧心。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古代,杜甫要回一趟家非常困难,他爬山涉水,过江渡河,终于回到了家里。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一进家门,杜甫就听到了阵阵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原来杜甫的小儿子已经因为没有吃的,被活活饿死了。如此惨状,连邻居们都跟着呜咽泪流,杜甫心里更是无比惭愧,一个做父亲的人,竟然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弄到饭吃。

杜甫好歹还是一个小官,可以享有不服兵役、不交租纳税的特权,然而杜甫家的情况已经如此糟糕,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只有更加难过,失去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守卫边疆的士兵缺衣少食,在国家多灾多难的动荡时刻,没有一个人的日子是好过的。

百姓们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凄惨生活,统治阶级却一如既往的浮华奢侈,皇宫中用的是金盘宝器,穿的是貂鼠皮袄,吃的是驼蹄羹汤、美味珍馐,朱弦玉管一起演奏,如仙子般的美人翩翩起舞。

君臣的耽于享乐,百姓的生活艰难,一个在酒池肉林的天堂,一个在饿殍遍野的地狱,两种世界,一乐一苦,这种社会的鲜明对比,阶层的巨大悬殊,终于让杜甫悲愤地大声疾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家的酒肉多的吃不完,都放的腐败发臭了,紧隔着几步之外的大路上,却到处是那些冻死饿死还没有人埋葬的穷人尸骨。

“朱门酒肉臭”的两种解释

对“朱门酒肉臭”一句的争议,主要是在“臭”字上,第一种解释认为,“臭”字应该读xiù,意思是香味、气味。第二种解释认为,“臭”字读chòu,就是现在大多人所理解的臭味之意。

两种读法,两种解释,究竟哪种才是对的,哪种理解更符合杜甫的本意呢?

“臭”字读xiù,理解成香气,全句的意思就是:“贵族人家里的酒肉散发着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冻饿而死”。这种读法和解释也是有依据的,《周易》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可以斩断坚硬的金属,同心同德的两个人说出的话,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其臭如兰”中的“臭”字就是“香气”的意思。初唐骆宾王《咏怀》中也有此用法:“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

“臭”字读chòu,意思是臭味,全句的意思就是:“贵族人家里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这个解释也有出处和典故,《孟子·梁惠王》中写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在这里用肥肉、肥马和饥民、饿殍相对比,已经有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雏形。

《孙子新书》:“楚庄攻宋,厨有臭肉,尊有败酒,而三军有饥色。”这里已经明确地提出了臭肉一词,杜甫是诗歌的集大成者,胸中读了百卷书,最善于引经据典、活学活用,面对小儿子被饿死的人间惨剧,怀着对贫富差距的满腔悲愤,化用典故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自然是水到渠成。

杜甫晚年写的《驱竖子摘苍耳》中也有:“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富人家的厨房里堆满了肉,放的臭了不能食用,“臭”字的意思是“秽恶之气”,与“朱门酒肉臭”的意思一致。

结合全篇来看,“朱门酒肉臭”理解成“臭味”确实比理解成“香味”更妥当,“富贵人家的酒肉散发出香气”,只是非常平淡普通的一句对富贵人家生活情形的描写,远远没有“富贵人家的酒肉放得臭了”来得深刻,酒肉多得都放臭了,看起来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却是富贵人家奢侈生活的真实揭露。

殷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长夜饮宴,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揭露的正是统治阶级这种生活的极其荒淫、极端奢侈,令人触目惊心。“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刻的批判性,才会让“朱门酒肉臭”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是时代最真实的见证,他写下这首诗歌的同一年,便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转载请注明:http://www.offidachina.com/lsjz/74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